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3月25日晚,柠萌影视披露2024年度业绩公告,交出上市以来最差成绩单。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57亿元,上年同期为12.22亿元,同比近乎腰斩;录得净亏损1.89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2.1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降幅高达188.54%。
业绩“变脸”背后,柠萌影视长剧精品化战略受挫,2024年仅3部新剧播出,剧集数远低于行业头部公司;同时,公司重磅加码短剧赛道,“爆款之年”规模增长但盈利未现,成为利润黑洞。
上市3年,柠萌影视已累计亏损7亿,股价紧跟着跌跌不休,市值较历史高点蒸发九成,逾百亿元。
长剧口碑崩盘 营收腰斩
公司官网显示,柠萌影视是一家基于深厚的版权IP储备,专注创作优质剧集的中国顶级内容生产公司。自2014年于上海成立以来,致力于进行剧集的投资、制作、发行、宣传、衍生授权等全产业链运营。
2022年8月,柠萌影视在港交所主板首发上市,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
当下,影视行业仍未穿越“寒冬”周期,柠萌影视的日子也并不好过。2024年,柠萌影视交出史上最差成绩单,营收再次跌破10亿元,较上年同期“腰斩”至6.57亿元;年内亏损1.9亿元,经调整净亏损1.84亿元,双双由盈转亏。
按业务结构来看,柠萌影视主要业务线涵盖长剧集版权剧、短剧、内容营销、其他业务(包括开发制作发行电影、作为非执行制片人投资剧集、授权IP衍生品改编权等)。2024年,柠萌影视版权剧播映权授权收入(主要包括长剧集产生的收入)5.9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38亿元下降48.07%;占总营收的九成左右,仍是公司核心业务板块。
柠萌影视2024年制作并播出3部版权剧,数量与上年同期保持一致,但单部剧的平均集数及平均销售价格均出现下降。其中《半熟男女》《猎罪图鉴2》分别为27集、28集,算上《你也有今天》的36集,总集数也只有91集,较2023年减少了25集,且这三部剧的播出渠道都只有网络平台,失去电视台的发行渠道后,分发收入大幅减少,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收入和毛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猎罪图鉴》系列续集,《猎罪图鉴2》虽凭借粉丝基础取得较高播放量,但口碑倒挂,豆瓣评分从开播6.8分速降至6.5分,较第一季的7.6分显著下滑,部分粉丝质疑存在过度神化男主、案件设计“故事会化”、主线剧情单薄、台词说教味太重等问题,而这些对一部主打逻辑性和真实性的刑侦悬疑剧而言堪称硬伤。并且该剧于2024年12月10日才在爱奇艺、腾讯视频播出,对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贡献极为有限。
相较于《猎罪图鉴2》的褒贬不一,《半熟男女》则遭遇口碑滑铁卢。该剧于2024年9月19日在优酷全网独播,试图重现《三十而已》的火爆但豆瓣评分仅有4.2分。正式播出前,剧方以“全员恶女”“渣男渣女”为卖点,通过#半熟男女 性同意##半熟男女 PVA#等热搜词条制造话题,但实际剧情并未深入探讨社会议题,反而被批“用敏感词引流却无实质内容支撑”,不少观众直呼“诈骗式营销”。此外,选角争议、人设崩塌、叙事逻辑崩坏等都进一步加剧了观众的反感。
据灯塔专业版统计,《半熟男女》的播放量在上线第6天达到峰值,后续的播放量处于趋平甚至断崖下跌的状态。与此同时,作为《半熟男女》出品方的柠萌影视也未能躲过网友的唇枪舌剑,“柠萌的都市剧像又贵又难吃的白人饭”“柠萌答应我下次开都市再也别拍这样的人物分身好吗,也太诡异了”。
除剧集口碑崩盘外,柠萌影视还多次因营销翻车陷入公关危机。
2023年3月14日,柠萌影视在第27届香港国际影视展上发布了2023-2024年国际片单,其中计划与韩国合作拍摄的仙侠剧《溯洄》引起了巨大争议,部分网友质疑该项目或将引发“文化挪用”问题,甚至将怒火烧到了柠萌影视待播的几部重点剧集上。
16日傍晚,柠萌影视对围绕《溯洄》的争议首度作出回应,声称将会全程主导主控,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但发起抗议的网友显然对柠萌影视的解释仍不满意,随着负面舆情持续发酵,柠萌影视火速“滑跪”,当晚发布《停拍声明》,决定终止《溯洄》海外版本的开发与拍摄。
有影视行业资深从业者指出,受腾讯、爱奇艺、优酷等平台近些年实施“降本增效”调整的影响,针对版权剧的高价收购已逐渐成为历史。由于剧集制作的合同签订和播出的延迟性,此前影视公司和平台签订的部分高价版权剧基本已在2023年消耗完毕。“2024年之后,影视公司很难靠版权卖出超高利润。”
仍高度依赖版权剧的柠萌影视,前景恐不太乐观。
短剧尚未盈利 已成“吞金兽”
短剧的星星之火从MCN、广告公司燃起,如今已经蔓延到几乎所有的影视传媒公司。2024年微短剧504亿的市场规模和超6亿用户的体量,让经历7年寒冬的影视公司们看到希望和生机。
2023年是各大公司集中试水短剧的一年,“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2023年6月正式切入短剧,以长剧工业化经验开发IP衍生短剧,试图抢占精品化先机;柠萌影视也不甘示弱,成立短剧厂牌“好有本领”,预判短剧“短平快”特性与Z世代用户契合,打造出短剧代表作《二十九》。
但从财务数据来看,柠萌影视短剧业务成绩并不理想。虽然公司在2023年财报中长篇大论了对短剧赛道的探索,并且已经制作出了几部大热短剧。但2023年,公司短剧营收仅3220万元,只占总营收的2.63%。
2023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迎来爆发性增长后,短剧制作公司的利润却持续走低。
某微短剧企业创始人表示,即使已经成为行业头部公司,一部剧的利润率也不超过10%,中部及尾部企业甚至能否盈利都是问题,“短剧行业的大部分利润,也流向了平台。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企业正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2024年财报显示,柠萌影视年内累计生产短剧约6000分钟,同比增长约5倍;多部剧上线后单部播放量破亿次,其单部C端充值金额超人民币千万元,达行业头部水平。其中,公司制作并上线了11部商务短剧,板块收入同比翻倍,短剧《卖豪宅的女人》《愿者上钩》等在上线后的播放量、商业转化等维度均取得可观的数据。同时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会,探索投流付费、保底分账、流量分成等多元商业化路径。
但同时,柠萌影视也坦言,尽管公司在短剧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且该业务已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但整体业绩仍处于亏损状态,尚未实现盈利。
这绝非个例。2024年开年,一部号称“上线首日充值2000万”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让短剧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红极一时的顶流话题和财富密码。但即便是这样的大爆款,制作方听花岛分到手的钱也就几百万元。除了上榜单的爆款,七八成的短剧都挣不到钱甚至亏钱,即使山海、九州等大公司的自制剧,也只有十之二三能打正。
业内人士透露,付费短剧走下坡路的原因,一是投流成本高涨,二是观众找到了薅羊毛的捷径。“在淘宝上就能买到2.88元100G的免费版,为什么还要掏388?”因为盗版盛行,新剧投流时间从一个月缩短到了六七天甚至更短,头部短剧的充值金额从亿级骤然下滑到千万级别。
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于2月20日在深圳举办。柠萌影视董事长苏晓会上表示,向盗版开战,攸关产业的生死存亡。
挟字节系巨大流量和诱人的免费模式而来的红果,正成为加速行业洗牌的那条鲶鱼。据DataEye数据,去年1月至12月,免费短剧的市场占比从11%攀升至近60%。可以说,2024年火热的短剧市场,半壁江山是以红果为代表的免费短剧撑起来的。
2024年,参与投流的微短剧总数超过4.46万部,其中3.64万部是新剧。但其中45%的短剧累计播放量不到百万,超六成(63%)的短剧播放量低于500万,播放量破亿的短剧凤毛麟角,仅占4.3%。665部爆款短剧的总播放量达到1246亿次,占据整个市场40%的份额。
当下,红果已有成为短剧行业寡头的趋势,斥巨资不断加码短剧的柠萌影视,成为面壁人的可能性几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