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3月31日讯(编辑 杨斌)随着主要上市银行的2024年年报出炉,已有16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年度“成绩单”得以展现。财联社关注到,2024年,大多数理财子公司的产品管理规模和净利润都实现了正增长,部分理财公司的管理规模增长了超30%。净利润方面,部分理财子表现突出,最多增长了159%。
年报显示,优秀理财公司在做好投研、风控外,主要聚焦客户需求、加大产品创新。此外,理财公司积极拓展母行外的代销渠道,部分理财公司在投行等业务上加强了与母行集团的战略协同。
理财业内人士对财联社称,去年债券牛市行情让大部分理财子取得了规模或利润的增长,不过,部分理财子公司或受降费让利、促销影响,利润有所下滑。
规模排位战如何?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位于2万亿俱乐部,交银理财、中邮理财、浦银理财录得增幅30%左右高增长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从16家上市银行已披露的年报来看,其理财子公司在2024年管理的产品普遍实现了增长。
图:2024年末各理财子公司管理产品规模
2024年末,招银理财以2.47万亿元的规模继续稳坐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榜的首位,兴银理财与招银理财是唯二的两家产品余额规模突破2万亿的理财子公司,两家理财“巨无霸”所管理的产品规模在2024年变化不大。
招银理财在招行年报中表示,2024年以“稳规模、调结构、提能力”为总体经营策略。截至2024年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虽较上年末减少786.86亿元,但较三季度末增加292.14亿元。非现金管理类新产品规模1.43万亿元,占比57.89%,较上年末提升5.73个百分点,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兴业银行在年报业绩说明会透露,兴银理财的综合理财能力累计二十八个季度居普益标准全国性理财机构综合理财能力榜首。根据年报数据,兴银理财2024年末管理产品规模 21775.82 亿元,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21516.07亿元,权益类产品规模67.93亿元,混合类产品规模177.92亿元,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规模13.89亿元。
后续发布年报的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显示其理财子公司,产品管理规模在2024年明显增长,“万亿梯队”至少有13家。其中,交银理财、浦银理财、中邮理财的管理规模在2024年增长了约30%,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光大理财的管理规模也增长了超20%。
开源证券分析师刘呈祥分析指出,这或与2024年限制“手工补息”等监管动作有关。国有行存款端在2024年严监管中受到冲击较大,一般来讲,存款从银行表内流出后大部分还会保留在自家银行体系内的理财子,较少分流至中小行理财,其余如城商行理财子、农商行理财子、合资理财公司的市占率同比提升幅度不明显。
交银理财相关人士称,去年其加大了代销力度,显著推动了规模增长。
多家理财子公司从产品层面进行了丰富和拓展,也有利于规模提升。比如,不少公司聚焦客户需求,大力丰富产品创设,“理财夜市”、“目标止盈”等成为理财产品争相打造的热点。
工银理财在工商银行年报中表示,2024年其创新理财定投、7×24快赎、“智享还”、“理财夜市”等特色功能,丰富大湾区、慈善、养老等主题产品布局,推出目标止盈、区间盈等特色机制。
农银理财也持续完善理财产品图谱,创新推出首款挂钩乡村振兴债券指数主题产品,首次发行“目标盈”产品,持续做优“优享”品牌优先股策略产品和“鑫享”品牌非标资产策略产品。
招银理财匹配投资者的多元配置需求,推出并持续丰富“理财夜市”、理财定投、“随心投目标盈”等创新模式,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理财子的利润多数喜人,2024年净利润最高增长159%
经营业绩方面,理财子公司在2024年普遍实现净利润增长。其中,浦银理财2024年净利润大增159%,渝农商理财增长了44%,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也都实现了20%以上的净利润增速。招银理财、民生理财、青银理财的去年净利同比微跌。
图:2024年各理财子公司实现净利润
浦发银行年报未直接披露浦银理财2024年业绩大增的原因。年报仅表示,浦银理财2024年不断优化“日鑫悦益”产品体系建设,积极提升投资研究能力,保持业绩稳健。2024年末产品规模较上年末增加3011.74亿元,增长29.57%,位居同业前列。有理财业内人士表示,除了规模增长外,浦银理财部分短期类固收产品受益于债券牛市行情,获益颇丰,此外,在部分理财子降费让利情形下,浦银理财费率下降情况尚可,有利于保证利润增长。
从目前这16家理财子的整体利润来看,仅有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的净利润规模超过20亿元。在较高的基数上,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依然在2024年实现了净利正增长。
兴银理财在兴业银行年报中表示,2024年聚焦客户价值创造,持之以恒地夯实各项基础能力建设,尤其在投研和风控方面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投研一体化、平台化建设,完善资产端、产品端和客户端“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风险管控体系,打造与管理规模相匹配的专业能力。
理财公司积极拓展行外代销,部分加强与母行战略协同
财联社进一步查阅银行年报,除上述提到的特点外,理财公司经营还呈现两大趋势。
一是理财子公司积极拓展母行外代销业务,助推规模增长。
根据民生银行年报,民生理财2024年新增28家代销机构。截至2024年末,行外代销规模比上年末增长137.02%,公司理财客户数比上年末增长28.48%。
平安理财一方面大力开拓渠道,2024年末已与超50家同业银行达成合作,基本覆盖国内大型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另一方面深耕重点渠道,加强产品供给、聚焦持续营销,2024年末,合作规模突破五百亿的银行达3 家、突破百亿的银行超10家。
交银理财积极拓展行外代销,2024年末行外代销产品余额9316.34亿元,占比57.58%,初步建立了以母行为主体,开放、多元的全渠道体系。
兴银理财则将农村机构理财服务作为助力乡村振兴、践行普惠金融的主阵地,加强“兴普惠”定制产品上线发行,累计开拓中小银行代销合作机构超500家。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中小银行代销渠道的理财余额1901.6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6.97亿元。
法询金融研究员古佳豪此前对财联社表示,理财公司在布局行外代销渠道时各有侧重,但拓展行外代销总体是大势所趋。布局国股大行有线下营业网点众多的优势;布局城农商行能够使代销网络覆盖三四线城市和广泛乡村地区,打开“下沉市场”;以互联网银行为补充可布局线上销售网络。
年报显示的理财子第二个经营方面的趋势在于,部分理财公司加强了与母行集团的战略协同。
比如,兴业银行正推进“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融合发展。在业绩说明会上,兴业银行高管层介绍,2024年,兴银理财联动构建投行资产超过3800亿,联动集团债券承销超2700亿,同时为510万集团个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带动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分别新增了62万户和7.05万户,“大资管、大财富、大投行”三者的协同取得初步的成效。
交通银行在年报内提到,2024年完善交通银行集团内资产投资协同机制,协同效能有效提升,客户粘性进一步增强。2024年交银理财参与交通银行推荐的927只债券一级投标,中标金额527.36 亿元,同比增长189%;与集团协同实现非标资产投放727亿元,同比增长 12.72%。
光大银行持续通过专精特新企业贷联合认股权业务模式,积极服务企业融资需求,陪伴优质企业共同成长。光大理财作为首家开展认股权业务的银行理财公司,已累计与230余家机构签署认股权业务。
普益标准在相关研究中指出,母行对旗下理财公司的战略定位各不相同,部分银行将理财公司与行内的对公、零售条线高度协同起来,发挥了更强的协同效应。理财公司牌照优势明显,在资产端可以配合对公条线向客户提供表外融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理财产品销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