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2024基金年报
来源: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孙凯杰】随着上市公司纷纷公布年度报告,多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的年度运营情况也相继浮出水面。截至4月1日,公募基金2024年的年报已全部披露完毕。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募基金行业规模增至32.8万亿元,全年增长5.2万亿元,增幅18.9%。公募基金行业产品总数达到了12367只,相较于2023年末的11528只增加了8396只。随着多项顶层设计政策逐步落地,也给公募基金管理人的经营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整体而言,在经历多轮降费措施后,众多基金管理人的年度净利润增速有所减缓,行业内的“马太效应”愈发显著,头部基金管理人加速推出新产品,而处于腰尾部的小型基金管理人则遭遇规模与利润的双重下滑。
降费影响大:规模普增,但费率仍出现下降
在2024年营业收入前20名的基金管理人中,9家基金管理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接近半数。
从从全市场来看,富安达基金、红塔红土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和中间基金营业收入上涨较多,均超过30%;而中邮基金、信达澳亚基金和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东方红基金)的营业收入则同比下降超过30%,降幅较大。
截至2024年12月末,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和富国基金的营业收入排在行业前五位,而上一年同期的前五位也是这5家基金管理人,不过排名位次稍有不同,从前至后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和富国基金。
过去几年,“基金管理人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情况屡屡被提及,尤其是在权益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投资者的账户持续亏钱,但手续费却一点不少。
2024年,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多项措施陆续落地。9月,新发的多只中证A500ETF费率统一为市场最低;11月,多只千亿规模在内的宽基集体降费,费率对齐市场最低水平。多轮降费,也影响到了公募基金最为倚重的收入来源之一:基金管理费用。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管理基金资产最多的10家基金管理人,其管理的基金只数、份额均比2023年同期有所上升,但其中8家基金管理人在2024年的管理费用都低于去年同期,仅有华夏基金和天弘基金的管理费用有所上升。
中邮基金年报提到,中邮基金2024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5.72%,主要是行业降费影响等原因导致本期管理费收入同比减少。
信达证券年报表示,资产管理业务分部(以信达澳亚基金为主)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86亿元,占2024年度营业收入的17.80%,同比下降45.03%,资产管理业务分部营业收入变动主要系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收入下降所致。
与此同时,也有基金管理人通过积极布局细分赛道,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例如中金基金新发3只公募REITs基金和2只传统公募基金,全年管理公募基金规模同比增长63%,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净利润1.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34%、170.17%。
ETF竞争激烈,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根据上交所公布的数据,2024年,指数基金首次超过了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也陆续有更多投资者将投资目标转向了指数型ETF基金产品。但是,ETF产品模式同质化、费率较低等特点,反而成为基金管理人的痛点。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管理ETF基金的收益远远低于主动基金,且因为热门宽基通常有多家基金管理人同台竞争,广告宣传的费用也拉高了整体成本。此前,曾有公募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做ETF非常烧钱,只有头部公司才能有足够的成本预算”。
2024年10月,多只中证A500ETF快速获批上市,引发了行业内的一场“肉搏战”。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也是基金管理人的隐性成本。截至2025年3月底,市场已有32只中证A500ETF基金,但仅有10只实现净值增长。
在市场获批的201家公募基金管理人中,有8家管理规模超过1万亿元,25家管理规模超过5000亿元,但有141家管理规模不足1000亿元。而在ETF市场中,中小基金管理人更是无力承担运营费用,近150家基金管理人都未涉足ETF基金。“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仍然在公募基金领域中存在。
“高薪光环”不再:降本增效正成为行业共识
短短几年前,公募基金行业还有着高高在上的“高薪”光环,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在业绩巅峰时期,每年能赚取天价酬劳,为外界所津津乐道。而“起薪百万”“高额奖金”等标签,也让无数高校毕业生对公募基金行业心生向往。
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作为唯一一家上市的基金管理人,中邮基金的年报也透露出更多公募基金行业的现状。数据显示,中邮基金2024年的在职员工由280人减少到了264人,降幅为5%;但员工薪酬却从1.90亿元减少到了1.49亿元,降幅达到34%。
在2019年,拥有189名员工的中邮基金,薪酬总额达到2.04亿元,员工人均薪酬达到107.86万元,是妥妥的“年薪百万”一族;到了2024年,员工人均薪酬则直接“腰斩”,下降到了56.41万元。
除了员工薪酬之外,中邮基金也在各个方面践行了“降本增效”:业务宣传费减少35%、差旅费减少28%、会议费减少72%……数据显示,2024年中邮基金业务及管理费由4.02亿元减少至3.18亿元,降幅超过20%。
今年3月中旬,多家媒体曾报道,公募基金薪酬改革正在研究进一步措施,基金经理的薪酬或将很快与其管理产品的业绩强挂钩。曾经的高光,或许会在行业剧变中愈发暗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