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 图/受访者供图
特朗普关税,风涌云荡。
2025年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
对此,中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宣布自2025年4月12日起,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同时,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特朗普政府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公然与世界作对,其动因何在?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贸易格局会带来哪些影响?就此,新京报专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
在姚洋看来,关税战暴露出美国内部长期存在的“亏空”问题。我们不用理会特朗普政府的“闹腾”,可以做好自己的事,在服务业等领域加大开放,抵消关税战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促进新一轮的国内改革。
特朗普折腾关税源于自己“亏空”
新京报: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引起广泛关注。美方这样折腾是出于哪些动机,想达到什么目的?
姚洋:特朗普在征收全球关税。我们只能从他说的和做的来推测他想干什么,因为他真实的目的谁也不知道。从特朗普所公布的信息来看,大概有三个目的。
第一点,要平衡贸易,就是说他要设定一个关税,然后通过这个关税让别的国家对美国的出口降下来,降到和美国对那个国家的出口一样多。把美国的贸易逆差给消除掉,消除贸易赤字。特朗普和他的一些顾问都认为,别国占了美国的便宜,也就是所谓“你卖给我们的东西比我们卖给你的东西多,所以我们要把这个便宜给拿回来。”
第二点,他想通过高关税把产业引回美国去,实现产业回流。
特朗普折腾关税源于预算亏空 图/资料图
第三点,弥补预算亏空。因为特朗普政府之前在减少支出方面效果不大,同时国内又要减税,所以赤字越滚越大,美国政府债务越滚越大。特朗普想通过征收关税来弥补财政亏空。
这是从大的方面来解释他为什么要征税。但是这两天他又出现反复,号称对75个贸易伙伴国暂停实施“对等关税”90天,税率降至10%。不过,这个名单排除了墨西哥、加拿大、中国,特别是对于中国,不仅不降,反倒还要增加税率。他的理由是这三个国家反制他了,所以要区别对待。
那他为什么要对75个国家暂停实施“对等关税”?主要还是美国自己受不了。美国的股市受不了,债市受不了,大家都在抛售美债,美债利率上涨,股市一泻千里,现在出现了“股债汇三杀”的局面。所以他又出现了反复。
特朗普对75个国家暂停实施“对等关税”的同时,却宣布上调对华进口商品关税。有人说特朗普完全是在针对中国,这话也对,因为他单单对中国加税;但也不完全对,因为他的整个征税有上面我说的三个原因,它是对全球来征的,不光是对中国。但是因为最后他受不了,经济上受不了了,所以突然又对75个国家暂停加税了。
“不予理会”是正确做法
新京报: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反制措施,今天又宣布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对此你怎么看?
姚洋:我方的这种做法是对的。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以来,我就认为我们要警惕落入特朗普设定的圈圈,或者说是某种意义上的圈套。特朗普现在是不讲什么外交礼仪、外交策略了,如果打个比喻,就像满地打滚,甚至拿砖头往自己头上砸。那对待这样的人,咱们最好的做法是离他远一点儿,因为你越理他,他越来劲,咱们要避免上他的圈套。
眼下,我们要紧密观察特朗普的行动,因为他一天一变,你甚至不知道他的下一张牌是什么,出什么幺蛾子。
同时,我们要跟别的国家和经济体保持沟通,包括欧盟、日韩,目前都在沟通,我觉得这是对的。美方再这么闹下去,就自己把自己踢出全球化这个圈子了。我们要做好准备,面对没有美国的全球化。
扩大国内需求抵消特朗普关税冲击
新京报:消费、投资、出口,被视作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外贸出口仍然举足轻重。特朗普关税政策接下来会怎样演变,对中国的经济和国际经贸格局会带来哪些影响?
姚洋:关税战怎么发展,谁都不知道,因为特朗普无法预测,他今天说的话,明天就变了,所以无法预测关税战会向哪个方向发展。我们能做的就是看特朗普这么做了,我们予以应对。
就目前这个关税态势来看,如果不加干预,对我们国家经济的影响会较大。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我国对美国出口产生的增加值,将近4万亿元。现在对华关税征到125%,按照这样的态势来看,我估计,中美之间的贸易有可能完全停顿下来,当然会有一些通过第三国出口到美国。整体而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出口,可能要掉百分之六七十。
怎么办呢?我觉得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扩大和别国的贸易,“西方不亮东方亮”。
4月8日,货轮停靠在天津港集装箱码头进行装卸作业(无人机照片) 图/新华社
出口美国占的比重虽大,但满打满算,它占我国总出口的比例也就20%,这个还包括通过其他国家出口到美国去的。也就是说,我们还有80%的余地。如果我们对其他国家的出口能增长20%的话,那基本上可以抵消美国的这个不利影响。
所以,要抵消特朗普关税的冲击,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更重要的,是国内的需求要重视起来,要真正投入资金来刺激国内需求。
过去一段时间,促消费做了很多事情,但有时成效不显著,是因为没抓住重点。如以旧换新,它不是一个完全消费的政策,带有产业政策含义,因为是特定产品的以旧换新,而且规模小,所以效果并不那么明显。
国内需求的大头在地方政府支出和房地产。房地产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加起来占到全国总需求的50%。目前地方财政比较困难,中央政府已开始采取措施应对。房地产处在调整中,尽管下降幅度收窄,但仍处于同比下降状态。
我觉得应该加大力度帮助地方政府,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困难,让地方政府能够把公共服务都做起来,及时偿还欠民营企业的钱。那么促进内需的效果会非常明显。
房地产方面,我建议组个“国家队”去收购住房。像我们的股市,你看“国家队”进去还是有效果。如果我们能够组一个“国家队”,筹2万亿人民币的资金,去一、二线城市购买住房。这样的信号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能把房地产给稳住。
这样的话,国内的需求就能够很快起来。这是我觉得促进国内需求应该要重点做的事。
推进高水平开放促进改革
新京报:关税战对国际经贸格局,比如说中国和东盟、欧盟和金砖国家等未来的经贸会有哪些影响?未来中美会如何相处?
姚洋:现在去判断为时过早,因为特朗普是多变的。他对75国暂停“对等关税”90天,这90天还有很长的时间。我们不能对特朗普的每一个做法都做出预测,但是大的方向我们得有应对。
比方说,如果美国一直打关税战,那就是一个没有美国的全球化。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还是要站位高一点,想得更长远一点儿。一方面,扩大需求,提振消费,一方面,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如果我们进一步在服务业等领域加大开放,对于促进我们国内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们可以借助高水平的开放,来促进新一轮的国内改革。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柯锐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李立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