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方面3月中旬指责,乌军为破坏和谈对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发动进攻 “今日俄罗斯”视频截图
当然,美国在草案中也对当局的部分诉求作出了一些让步:首先,美国解除了当局此前强烈抗议的所谓的“隐形负担”——即现有矿产开发成本不再由乌国家财政承担(美国曾这么要求过当局,而当局则向美国强调此举将进一步加剧乌克兰的财政预算危机);其次,允许基金自主决定将全部或部分收益再投资于乌克兰国内项目,并获取相关项目未来收益的50%。
但这并不意味着乌克兰能松口气,因为上千亿美元的债务仍需通过真金白银偿还,且美方增设了一项“激励条款”以防止乌克兰拖延偿还债务:乌克兰每年对美偿债金额将以4%幅度递增。这意味着乌克兰不仅肩负着一个本不应存在的巨额债务,还将面临时间压力,与偿还的“死线”展开竞赛。当局既要应对战场消耗,又需在债务利息堆叠前完成看似不可能的“还款长跑”——笔者很确定,当局一定会把这笔额外的负担加给乌克兰民众去承担。
另外,美国政府向乌克兰政府发送的58页协议草案,与2月份送至基辅的矿产协议草案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起草者似乎对主权国家的运行规则及国际协议的相关原则没有基本的认知。整份文件读起来更像是一份商业计划书,而非国家层面的正式谈判协议。
3月23日协议草案的制定者显然不了解国际条约需要议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基本事实,协议文本从头到尾未提及需要乌克兰最高拉达批准的关键程序(没有这道法定门槛,协议即便签署也形同废纸)。在2月底的框架协议中,美方尚承认乌克兰对欧盟及其他合作伙伴的既有承诺,但新协议草案却要求基辅当局单方面保证矿产协议绝不与美国法律产生冲突,且不得让DFC陷入任何连带责任。
主要的问题在于,该协议在现有框架下缺乏落实的可能。不仅因其核心条款严重侵蚀乌克兰财政主权,更在于协议草案的政治毒性不可能有人敢于承担——没有乌克兰政客会冒着“卖国贼”的骂名为草案背书(这种政治污点足以终结任何人的政治生涯),而泽连斯基本人更不可能押上政治生命签署这种文件。他一直以“硬汉”形象和强硬立场闻名,不可能轻易签署任何没有明确安全保障的矿产协议,以避免损害自身的政治声望。
而根据现有的协议设计,所谓的安全保障根本不存在。DFC作为纯金融机构,不可能代替五角大楼和北约去对俄罗斯进行的战略威慑,而这恰恰是基辅当局在历次谈判中反复强调的“底线”。
乌克兰没有选择
所有的这些都使乌克兰面临艰难的局面,无论进退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怎么辩解,这份草案协议的存在本身对乌克兰来说就是一个陷阱——接受意味着“政治自杀”,拒绝则要直面特朗普政府的怒火。无论是基辅当局还是乌克兰社会,都很难接受这种过分的协议。但拒绝特朗普的过分要求也将对乌克兰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自今年2月底椭圆形办公室那场著名的争吵后,特朗普对基辅当局的耐心就像沙漏里的沙子般急剧流失。泽连斯基团队多次试图通过谈判矿产协议来修复关系,但这次美方提出的新条件显然超出了乌克兰社会的心理承受底线。之所以美国会提出如此过分的条件是因为,特朗普对乌克兰的成见已经非常深,换句话说,特朗普甚至希望泽连斯基和基辅当局继续采取强硬立场,并将其当作敲打乌克兰甚至再度停止援助的借口。
特朗普激动驳斥泽连斯基
鉴于泽连斯基多次希望签署美乌矿产协议的表态,如果他在新草案的相关问题上直接拒绝美国,这难免会再次激怒特朗普,使其将乌克兰视为“不可靠的家伙”,并用其他手段制裁乌克兰。而即使特朗普本人不作表态,他身边的一些人(如副总统万斯)对乌克兰的敌意也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他们正愁找不到借口来推动对乌克兰的“惩罚性措施”。
与注重“基于规则的秩序”的拜登政府不同,特朗普团队里的人行事都遵循商业讹诈的逻辑,根本不在乎国际舆论的批评,也不介意重新冻结军事援助、缩减情报合作等制裁手段。在看待相关问题时,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
乌克兰的困境是,基辅当局拒绝如此“卖国”的协议草案看起来合情合理,但这并不会给乌克兰带来任何好处。当局的想法很好:没有美国,我们还可以依靠欧盟。然而,尽管欧洲已经开始“复苏”并试图重建其国防工业,但欧洲自身对美国的依赖都非常严重。因此,直接拒绝已经不是一个好的选项。拖延时间,不回答“是”或“否”,可能是一个选择,但对做事效率极高的特朗普来说,这种手段可能不会奏效。
再次上任以来,特朗普急于通过政绩证明自己的能力,美乌矿产协议是他政绩计划中的一部分,他已经表示希望矿产协议能尽快签署,上文曾提到他向基辅当局施压迫使他们接受“最终协议”,这正是为了赶时间。而乌克兰当局高层反复示好白宫、避免正面冲突的想法,本质上也是想拖到局势出现转机。然而这套把戏在讲究效率的特朗普面前恐怕行不通,由于特朗普政府急于用外交政绩证明实力,矿产协议被视作必须尽快落地的“橱窗工程”,任何拖延都可能被特朗普认为是蓄意对抗,从而引发特朗普对乌克兰更深的敌意。
至于修改美国提出的草案,删除其中的一些条款,这就更不现实了。3月23日的协议草案不仅在矿产权益分配上完全倒向美国、没有留出任何余地,其行文方式也违背了国际协议的基本规范。乌克兰当局的政客们既无勇气赌上政治生命签署这种文件,也提不出任何的修改方案(协议是完全服从美国利益的,想要将其修改得“公正”,最好的办法是完全推翻它)。目前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是赶在谈判破裂前抛出替代方案。据说,泽连斯基团队正秘密拟定以2月矿产协议备忘录为蓝本的新草案,这非常困难,但总好过坐以待毙。
这就是跟特朗普政府打交道的生存法则:明知道对方开的条件像生吞玻璃渣一般难以接受,你也要表现出认真谈判的姿态,直到对方自己放弃。这回,泽连斯基只能硬着头皮赌一把,无论输赢,他都要将自己的牌全部打出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