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首席谈判代表、欧盟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 资料图 图源/视觉中国
“由于担心跨大西洋关系已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害,欧盟正竞相与世界各国达成贸易协议,以减少对美依赖。”据环球时报援引彭博社4月11日报道,欧盟首席谈判代表、欧盟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预计于当地时间4月14日前往华盛顿,游说美国总统特朗普降低美国已对价值3800亿欧元的欧盟出口产品征收的关税。 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谈判的同时,欧盟正加紧努力在其他地区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因为欧盟官员认为,欧盟与美国的关系永远不会回到过去。
德国候任总理默茨:
世界不是只有美国
全球超76亿人生活在美国之外
据参考消息援引德国《商报》网站4月12日报道,德国候任总理默茨在采访中阐释了德国面临的挑战。
默茨表示,一旦决定访美行程,准备向美国总统特朗普传递的最重要信息是“我们欧洲是个既有行动能力又有行动意愿的政治实体,会自信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其表示,只有这样,欧洲才能赢得尊重;而第二个信息是“我们想要建立良好并强有力的跨大西洋关系”。
针对美国可能退出北约以及退出全球化进程的担忧,默茨说,他认为情况没那么严重。他表示,美国不会转向自给自足,不会告别所有外国市场。
默茨同时强调,即使美国转向自给自足,世界也不是只有美国,欧洲现在必须更积极地与其他地区开展合作。他以数据为证:全球80亿人口中,美国仅占3.4亿,而欧洲人口比美国多,消费市场更大。
“换句话说,超过76亿人生活在美国以外。我们现在必须比以往更积极地与其他地区接触,提议开展合作和签署新的自由贸易协定。现在到了欧盟主动出击的时候了。”默茨说。
欧盟官员:
美国只占全球贸易的13%
欧盟目标是“保护剩余的87%”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也表示,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
据环球时报援引《日本时报》4月12日报道,欧盟正通过密集的贸易谈判和峰会,展开一场全球“魅力攻势”。自2025年初以来,欧盟已与墨西哥、马来西亚、印度、南非等国重启或深化贸易谈判,并寻求与加拿大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冯德莱恩还提到,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并表示将探索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员加强合作,构建基于规则的贸易集团。
欧盟汇编的数据显示,欧盟的贸易协定网络覆盖约75个合作伙伴,贸易额超2万亿欧元。谢夫乔维奇在近期讲话中直言,美国仅占全球商品贸易的13%,欧盟的目标是“保护剩余的87%”,确保全球贸易体系对其他国家有利。
冯德莱恩4月10日称,“欧洲继续致力于实现贸易伙伴关系多元化,与占全球贸易87%的国家进行接触,共同致力于自由开放的商品、服务和思想交流。”
有分析认为:
“特朗普关税使欧盟与中国走得更近”
日前,中欧在电动汽车领域传来重磅消息。据央广网报道,4月13日下午,中欧双方团队已就电动汽车谈判开始接触。另据路透社报道,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近日表示,欧盟和中国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而不是欧盟去年征收的关税。另有德国媒体表示,电动车谈判已经开始。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中欧推动新能源车关税替代方案谈判,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增长有望提速。在美欧关税摩擦下,中欧贸易有望加强合作,有利于电动车、储能等领域的出口。
“特朗普关税使欧盟与中国走得更近。”环球时报援引新加坡《思想中国》杂志4月11日报道,欧洲和中国都是强大的经济体,它们的重新接触可能会吸引其他参与者加入一个“意愿联盟”,以保持全球需求强劲,防止出现毁灭性的经济衰退。报道称,可以肯定的是,东盟和英语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印度、日本和韩国也将从中受益。
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 综合参考消息网、环球时报、央广网
编辑 潘莉 责编 李彬彬
延伸阅读
特朗普政府到底会不会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和零部件征收“对等关税”?这几天,一些为苹果、特斯拉等美国公司供货的中国商家,密切关注着美国政府低调豁免电子产品关税后又矢口否认的闹剧,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香港《南华早报》4月14日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此前对部分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的低调豁免实际上是一种认可,承认了中国在全球高科技产品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其13日态度又发生转变,这种反复无常对于中国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让中国企业有时间依靠市场驱动的解决方案去突破关键瓶颈。
当地时间11日晚,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低调修改税则,豁免了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和零部件征收的“对等关税”。这一豁免没有将中国产品排除在外。分析人士对《南华早报》表示,此举似乎是对中国在全球高科技产品供应链中不可或缺地位的认可。
根据美国普查局的数据,2024年,美国总共进口了价值约1000亿美元的被豁免电子产品,约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3%。所有被豁免产品的进口总额中有26%来自中国,其中81%的智能手机和78%的电脑显示器都来自中国。
美国《纽约时报》12日指出,生产iPhone、笔记本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的工厂深深扎根于亚洲,尤其是中国,如果没有强硬的外力激励措施,这些工厂不太可能搬迁。
2017年,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参观中国工厂 苹果公司
“苹果的供应链仍然严重依赖中国珠江三角洲企业的精密制造能力。”中国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分析称,这些现实迫使华盛顿做出让步,就像当年对钢铁的关税豁免一样。
香港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分析称,特朗普政府对这些“比较显眼的物品”提供的豁免,可能是出于保护特朗普和其共和党盟友政治利益的考量,这些产品对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随着特朗普不断提高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许多美国消费者担心企业可能很快会开始涨价,纷纷跑去商店抢购iPhone、冰箱等高价商品。美国《华尔街日报》14日称,这些产品在美国没有替代品,而且由于近年来高通胀对消费者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涨价也不得人心。
就在科技行业欢庆“梦寐以求的场景”终于到来之时,特朗普当地时间13日又突然改口,称他们并未宣布任何关税“豁免”,相关产品只是被转移至另一个关税类别。他还称,美国将在“不久后的国家安全关税调查中审查半导体和整个电子供应链”。
当地时间4月13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证实,电子产品面临新的关税 视频截图
外媒普遍解读称,特朗普此番表态表明更多对电子产品的关税正在路上。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同日也在采访中呼应了特朗普的表态,称目前的豁免只是暂时的缓期执行,这些电子设备将在未来几个月面临单独且“不容谈判”的关税。
《南华早报》分析指出,华盛顿的最新声明强调了美国的长期战略仍是打压中国,豁免可能只是他们的短期战术撤退。
而且,一些中国中小制造商告诉该报,无论特朗普是否对部分电子产品和零部件豁免,他们几乎不会获得任何好处,因为目前三位数的关税实际已切断了出口。
泳池机器人制造商Hippobot Technology联合创始人李马克(Mark Li)表示,这次豁免主要针对的是精密仪器等高端电子产品,而且“门槛其实相当高”。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建议,就算美国有豁免,中国企业仍需主动调整其市场战略。现在很明显,“美国仍在坚持其让制造业回归的目标”,那么中国企业“应该有一个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的长期规划,而不仅仅是把它当作短期的应急措施”。
朱克力则认为,华盛顿政策的反复无常可能在中期对中国制造商有利,一旦跨国公司意识到可以通过游说取消关税,它们重组供应链的紧迫性可能就会降低。
“中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增强产业链的韧性,依靠市场驱动的解决方案突破关键瓶颈。”朱克力说道。
分析人士对《华尔街日报》表示,这些豁免凸显出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混乱本质。通常情况下,科技公司高管不会公开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但自今年2月贸易不确定性激增以来,只有包括美国惠普公司和戴尔科技集团在内的少数几家科技公司公布了业绩。这些科技公司警告称,关税不确定性将对其业务造成冲击。
法兰西24电视台14日分析指出,当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其随后的逆转冲击美国经济——投资者抛售美债、美元暴跌、消费者信心猛跌的时候,中国一直在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稳定的角色,取代反复无常的美国,吸引那些被美国带来的全球经济风暴惊吓到的国家。
对于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修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商务部发言人已就此表明中方的态度。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美国滥施关税损人害己。我们敦促美方放弃极限施压的错误做法,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