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黄小聪 每经编辑 肖芮冬
今日,中欧基金、永赢基金旗下多只基金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多只科技主题基金在一季度规模变化明显。
比如永赢数字经济智选混合,C类份额一季度被申购接近18亿份,而一季度初时,其规模仅有6000多万份。虽然同时有7.79亿份的赎回,但其一季度规模增幅还是超过了10倍。
此外,中欧互联网先锋混合A类份额和C类份额一季度累计被申购超过19亿份;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类份额和C类份额一季度累计被申购超过9亿份。
先来看永赢数字经济智选混合,这只成立于2023年4月10日的基金,算是今年以来“网红”属性比较强的基金之一,主要还是得益于短期业绩。
截至4月14日,该基金A类份额近1年涨幅达到60.01%,今年一季度涨幅18.65%,这使得不少投资者蜂拥而入。
刚刚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该基金C类份额在一季度获得了17.9亿份的申购。而在一季度初时,C类份额仅有6000多万份。此外,A类份额获得的申购也超过了1.6亿份。
不过,一季度C类份额同时也被赎回了7.79亿份,说明不少投资者在一季度进行了短线操作,申购后又很快赎回。
由于一季度规模大增,该基金的份额规模也从一季度的不足1亿份,快速上升到了10亿份以上,规模增长超10倍。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虽然该基金近一年业绩表现不错,一季度涨幅也抢眼,但如果往前看,该基金在成立之后,净值曾一度跌至5毛多。即使经历了这一年的大涨,截至4月14日,其A类份额净值也只回升到1元之上,为1.0071元。
而从近一个月业绩来看,该基金A类份额净值跌幅超过15%,其中4月7日单日跌幅超过11%,可以看出波动明显。对于投资者来说,涨起来确实很抢眼,但这样的波动幅度是否能够承受,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也表示:“对于本产品来说,面对国产算力这样一个具有长期向好逻辑的板块,单纯地追高或在市场波动时恐慌离场都不是最优策略。投资者在初次接触相关行业时,不妨将其纳入关注列表,深入了解和研究该行业及工具型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基于真正看好时再做出投资决策,而不要仅仅因为热度高就跟风购买。”
再来看中欧基金旗下的多只科技主题基金,一季度的规模变化也比较明显。
比如中欧互联网先锋混合,A类份额在一季度被申购超11亿份,C类份额被申购超8亿份,累计被申购超19亿份。
虽然同时也有累计接近10亿份被赎回,但整体份额规模的增长还是非常明显,尤其是C类份额,从期初的约7.9亿份增至期末的13.5亿份。
再看中欧智能制造混合,其A类份额在一季度被申购超2.4亿份,C类份额被申购超6.6亿份,累计被申购超9亿份。
虽然累计有超2.7亿份的赎回,但是C类份额的规模在一季度从约1亿份增长到了5.5亿份,A类份额的规模也从不到1亿份增长至2.65亿份,均出现了大幅增长。
需要一提的是,上述增长还是在限购的情况下出现的。今年3月1日,中欧基金公告,自3月3日起,中欧智能制造混合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的累计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的金额不能超过10万元。
规模大增的背后,同样也是由于业绩突出。截至4月14日,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类份额近一年收益超75%,今年一季度收益达26.72%;中欧互联网先锋混合A类份额今年一季度的收益也达到18.03%。
但如果再往前看,上述两只基金之前同样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回撤。其中,成立于2020年10月的中欧互联网先锋混合,截至4月14日的累计净值仍在1元以下。
总的来说,这些产品都有比较强的行业主题属性,当行业站上风口之后,这些基金确实会表现出很大的向上弹性。但同时,投资者也要看到这些基金的波动风险,在投资时不能只关注收益,而不关注风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