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张一帆
在国际贸易形势变化不定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正在寻找更长期的投资机会。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本周机构调研动向,高度关注科技浪潮下上市公司新业务、新产品的开展情况。业内人士分析,机构看好科技产业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支撑A股中期走牛的新动能。
A股本周(4月14日至18日)震荡整理,银行、房地产、煤炭、石油等传统行业股价明显修复,在上述板块带动下,上证指数单周上涨1.19%。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小幅下跌0.54%、0.64%。
本周机构调研热情持续高涨,截至4月18日16时,共有206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在市场情绪回温的大背景下,超百家机构调研股本周实现正收益,特力A、舒泰神、德源药业等涨幅达到30%左右。
此外,从单家上市公司接待的机构数量判断,科技板块标的仍然是调研热门,九号公司、虹软科技、富瀚微等7家上市公司接待超百家机构调研。机构高度瞩目相关公司在AI等新兴科技浪潮下的新业务、新产品开展情况。
“目前,AI(人工智能)眼镜芯片整体算力偏低,电池的续航也非常有限,所以要在低功耗、低算力硬件环境中,为AI眼镜解决摄影效果、视频效果及识别相关的交互问题,是具有一定技术壁垒的。而在这些难点技术上,虹软科技可以延用在手机拍摄及AI识别领域已被验证多年的优势。”虹软科技高管在接待机构调研时,着重分享了对AI眼镜市场的挖掘。
在2024年,虹软科技加大了对AI眼镜业务的投入力度,目前在产品研发、平台适配、产业生态构建、客户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虹软科技判断,目前公司积累的视觉人工智能的底层算法通用性、延展性,可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以及智能汽车、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传统从事视频监控芯片业务的富瀚微,也在关注AI眼镜带来的机会。该公司判断,未来各类生活用品都将逐步实现AI化,其中AI眼镜和AI玩具将成为最先实现商业化落地的产品类别。
“未来中高端AI产品必须具备图像和视频处理能力,摄像头可以获取使用者的情绪等视觉信息,显示屏可以实现生动的视觉反馈。同时,小型端侧设备对大模型也有需求。”富瀚微高管表示。据介绍,富瀚微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4K高清AI IPC消费级产品;下半年将推出采用先进工艺的芯片产品,主要面向智能眼镜、运动相机等可穿戴设备。
同时,技术更新也在给不少从事传统行业全新的业务机会。
博士眼镜正在从“最后一公里”验配服务领域,切入智能眼镜领域。博士眼镜在接待机构调研时透露,目前公司已在100余家零售门店内铺设智能眼镜专柜,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到智能眼镜带来的科技魅力,利用“先体验、后购买”的模式提升产品转化率。
同时,博士眼镜还在今年与雷鸟创新合作推出了雷鸟V3 AI拍摄眼镜,其中由博士眼镜为产品提供舒适度、美观性等设计研发支持。雷鸟创新之外,博士眼镜还同步和星纪魅族、界环、李未可等业内头部智能眼镜厂商品牌开展合作。
消防产品供应商青鸟消防在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在当前AI基础设施高度电气化的背景下,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等设施面临着更高的火灾风险,保护其中宝贵的数据资源和高价值资产至关重要。
据介绍,青鸟消防自主研发的全氟己酮灭火系统特别适用于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关键设施,且与海外竞品相比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后续,公司计划将自主研发的先进算法融入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等产品,实现从传统消防设备向智能消防系统的转变。
多家机构近期纷纷发声,看好“科技叙事”下中国科技资产的估值重塑。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此前支撑美股的科技一枝独秀叙事在本轮被DeepSeek打破,证明了中国在本轮人工智能科技产业革命浪潮中处于领先水平。董忠云看好科技产业有望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支撑A股中期走牛的新动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