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2日讯(编辑 黄君芝)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复活节30小时“互测忠诚”失败、互相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美国对斡旋俄乌冲突也日益“失去耐心”,并威胁除非取得一些进展,否则美方不想再掺和其中了。
俄罗斯总统普京提议与乌克兰举行多年来的首次双边会谈
在此背景下,当地时间周一(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提议与乌克兰举行多年来的首次双边会谈。需要注意的是,自俄乌战争于2022年2月爆发后的最初几周以来,双方一直没有进行过直接对话。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表示,基辅准备就停止对平民目标的袭击进行任何讨论。
普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复活节停火后,战斗又重新开始。他说,莫斯科对任何和平倡议都持开放态度,并希望基辅也能这样做。
“我们一直在谈论这一点,我们对任何和平倡议都持积极态度。我们希望基辅政权的代表也会有同样的感觉,”他说。
另据报道,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随后告诉记者,“当总统说有可能讨论不打击平民目标的问题时,总统考虑的是与乌克兰方面进行谈判和讨论。”
泽连斯基则在夜间视频讲话中表示,乌克兰坚持其停止袭击平民目标的提议,并准备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任何形式的讨论。他说,伦敦会谈的“首要任务是推动无条件停火。必须以此为起点。”
泽连斯基透露,乌克兰代表团将于4月23日在伦敦与英国、法国和美国代表展开工作,推动实现“无条件停火”,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真正和持久的和平。
此前,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了复活节停火30小时的临时协议,但似乎并无实质性作用。泽连斯基表示,俄军几乎在所有主要战线均未履行其承诺的“静默”;俄方也指责称,基辅政权在复活节期间未曾遵守停火,甚至动用了美国提供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来破坏停火。
而美国方面也渐渐对调停这场战争失去了信心。特朗普此前表示,如果围绕乌克兰问题的谈判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明确进展,美方将不再参与斡旋。
特朗普警告称,如果某一方或双方让谈判变得非常困难,“我们将不再参与其中”。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表示,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谈判不能一直停滞,如果短期内看不到俄乌双方达成一致的信号,美方将不会继续撮合。
“如果可行,我们就参与;如果不可行,我们还有其他需要关注的重点。”他强调。
延伸阅读
就在特朗普对俄乌僵局难解显出焦躁之态时,普京适时送上一针安慰剂。
据央视新闻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下令,复活节期间,俄罗斯将停火30小时(当地时间19日18时至21日0时)。
普京宣布俄罗斯将停火30小时(视频截图)
但乌克兰回应称,俄军仍在发动袭击,并称30小时停火不够,需要延长至30天。
就在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放话:若乌克兰问题谈判再无进展,美国将退出斡旋。此番表态被认为白宫正在失去耐心。
俄方主动短暂停火、乌方要求延长停火期、美方不惜要“以退为进”促成果,一系列最新事态对俄乌局势以及和谈前景意味着什么?
外交出击,释放善意
在外界眼中,普京单方面“闪电”宣布“复活节停火”可谓出其不意。因为对于掌握战场主动的俄罗斯来说,停火并非迫在眉睫。
按照普京的说法,决定短暂停火有几方面考虑。
一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
二是作为试金石对乌方进行多重检验。包括检验其停火诚意、遵守停火的能力、参加和谈与消除乌克兰危机根源的意愿和能力。
还有分析指出,紧急采取这一行动似乎是为安抚白宫,显示俄罗斯的停火意愿。
在警告将放弃调停前,美国已对俄方“怠慢”停火表达不满,特朗普直言对普京“非常生气”,并威胁征收“二级关税”。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认为,俄方此举主要出于政治与外交考量,可视为在外交上的一次主动出击。
复活节是西方重大节日,俄宣布停火30小时,可释放善意,与特朗普也是一种互动,展示俄方为和平作出努力。
与此同时,乌克兰问题谈判进入关键节点,美国发出可能放弃斡旋的信号,各方对“战与和”必须有所决断。
俄罗斯主动停火等于把球又踢给乌克兰,争取外交主动权。在军事上,对已占据优势的俄罗斯来说,也没有实质性损失。
19日,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战果:俄军正在完成对库尔斯克地区的最终控制,乌军进入俄别尔哥罗德地区的企图被俄军挫败。
如果能实现复活节临时停火,这将是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首次。
然而,对于俄方“复活节休战”,乌克兰似乎并不买账。
乌总统泽连斯基回应称,俄军前线突击行动仍在继续,并未停止无人机袭击。
泽连斯基对普京的“复活节休战”并不买账(资料图)
他提议,将停火期限延长至4月20日复活节之后,以便检验俄罗斯的真实意图。
在他看来,30小时不足以建立真正的信任措施,而30天或能为和平创造契机。
张弘表示,乌克兰将俄方行动解读为俄外交施压和军事调整的手段,俄方则警告随时反击敌方可能违反停火的行为。
这说明双方在停火问题上并无默契,再加上缺乏监督机制,临时停火恐难真正实现,对俄乌和谈或者达成特朗普政府推出的乌克兰和平计划也影响有限。
最后通牒,耐心渐失
值得注意的是,在普京抛出停火“橄榄枝”之前,特朗普威胁退出斡旋,为局势发展投下变量。
特朗普18日表示,如果乌克兰问题的和谈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明确进展,美国将不再参与斡旋。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18日结束欧洲之行时也强调,如果不能达成协议,美国就放弃,“这不是我们的冲突……我们还有其他需要关注的重点”。
鲁比奥放话称美国或将退出俄乌和谈(资料图)
舆论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表态显示斡旋行动已陷入僵局,美方因缺乏进展产生挫败感,正在失去耐心。
在张弘看来,特朗普政府威胁“退场”是对乌克兰和欧洲下达“最后通牒”,表明美国不可能在俄乌问题上无限期耗下去。
首先,特朗普百日执政将至,必须兑现竞选承诺,拿出外交成绩单,否则会面临国内政治压力。
然而,目前特朗普在贸易战、伊核问题、俄乌冲突等关键议程上均无斩获,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希望似乎更渺茫。
其次,给自己解套,撇清美国责任,不是不想谈,而是谈不成,因为乌克兰和欧洲不配合。
“这也凸显特朗普交易型外交的特点,看重短期效益,不然就改换话题。”
但是,“最后通牒”预计不会有效,乌克兰和欧洲目前都没做好以妥协和牺牲换取和平的准备。
阻力巨大,恐难突破
竞选时,特朗普曾夸下海口,当选后将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
然而,时至今日,上台已有三个月,除了高调制造一连串博眼球画面:与泽连斯基在白宫吵翻、与普京两轮公开通话、在俄乌之间张罗“穿梭会谈”、派中东问题特使三度面见普京等等,似乎一无所获。
迄今为止,在停火问题上,俄乌仅达成禁止打击对方能源设施的30天“协议”,但一个月来双方互指对方违反停火协议。日前,俄方宣布30天禁令到期。
从“24小时解决”到三个月徒劳无功,从誓言终结冲突到抛出30天停火计划,从期望全面停火到限于能源设施的局部停火,特朗普下这盘乌克兰和平“大棋”,可谓步步退却,招招落空。
据消息人士爆料,失去耐心的特朗普似乎已为美国调停俄乌冲突设了时间表,最早下周作出决定。届时,俄乌都将收到最终方案。
知情人士透露,作为更广泛和平协议的一部分,特朗普政府准备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克里米亚的控制。
美方甚至抛出所谓“柏林方案”,即效仿二战后对德国的分区控制模式,未来将乌克兰一分为三,东部由俄罗斯控制,西部让英法驻军,中间部分归乌克兰所有。
有评论指出,在领土问题上让步凸显特朗普急切希望敲定俄乌停火协议。
此外,特朗普被曝计划四度派遣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赴俄,劝说莫斯科接受美方提出的乌克兰和平方案。
在美国耐心耗尽前,乌克兰问题会否取得突破?
张弘对此并不乐观,认为特朗普迟迟未能解决俄乌冲突已经证明阻力巨大,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俄罗斯要价上升。
俄方虽然原则上同意与乌克兰和谈,但坚持将解决俄方安全关切、消除冲突根源作为前提,包括要求乌克兰“中立化、去军事化、去纳粹化”。
第二,乌克兰的韧性被低估。
乌克兰和欧洲虽有妥协,但仍坚持安全底线。
乌克兰目前尚未作出重大让步,与美方谈矿产协议其实也是拖延战术。欧盟已提出“豪猪战略”以武装乌克兰,继续抗衡俄罗斯。
“俄方虽然占据战场优势,但并未打破僵局,俄方想要速胜、完全击溃乌军并非易事。”
对于割让领土方案,乌克兰和欧洲更是难以接受。对泽连斯基来说,这无异于政治自杀;对欧洲来说,存在政治正确问题。
第三,俄乌缺乏互信。
当前,俄乌在战略性和技术性问题上均无共识,这是和谈难以启动的最大障碍。
因此,短期内,特朗普政府在俄乌问题上难有突破,不排除美国放弃斡旋的可能性。
张弘认为,一旦美国退出,调停失败,俄罗斯下阶段或将升级军事行动,以达到“以战促和”的战略目标。
不过,即使美国放弃斡旋,也不代表不会重返。作为全球性大国,美国不可能置身事外。如果局面失控或者出现重大转机,美国也可能再次介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