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实习生余名伟 上海报道
派能科技(688063.SH)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由盈转亏了。而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大幅下滑。
成立于2009年的派能科技在2020年作为“储能第一股”在A股上市。受益于欧洲户储市场需求激增,公司在2021年、2022年业绩猛增,但近年来随着欧洲户储市场需求回落,其利润大幅萎缩。
虽然公司积极以转型应对市场巨变,但主营业务储能板块面临的价格竞争加剧,在价与量的平衡之中,派能科技正经历转型期的阵痛。
战略转型遭遇阵痛
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派能科技的营业收入3.92亿元,同比增长1.72%;归母净利润为-3817.32万元,同比下滑幅度达1054.32%。
公司透露,今年一季度,其储能产品销售量达到401MWh,同比大幅增长60.28%。
事实上,这一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派能科技业务转型与估值重塑的注脚。
派能科技将今年一季度销量增长归因为轻型动力与工商业储能双轮突破,以及钠离子电池业务量突破实现小批量出货。
相比于带来丰厚利润的海外户储业务,派能科技新指向的轻型动力与工商业储能业务的毛利率受到激烈的价格竞争影响,利润承压。
一直以来,派能科技的主营产品结构单一——2024年,储能产品贡献了超过96%的营收。
派能科技在2024年的产品销售量达1.52GWh,但其经营压力骤增,营收超过20亿元,同比下滑39.24%;而净利润仅4111万元,同比下滑92%。
公司管理层透露,“2024全年,储能产品以家储为主,份额占比70%多,工商储占比约10%~20%。”
尽管产品出货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在2024年,派能科技的毛利率处于基本稳定的态势。28.61%的毛利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在同行中也处于较高水平。
不过,2025年一季度由盈转亏的拐点背后是销售毛利率的骤降。
派能科技坦言,2025年一季度产品均价下降,主要系国内轻型动力业务占比提升所致。
记者注意到,向轻型动力与工商业储能业务倾斜使该上市公司毛利率“腰斩”。这体现在,今年一季度,派能科技的销售毛利率仅14.24%,而去年同期为35.76%。
但是,反观市场需求,又使派能科技处于量与价两难的平衡之中。
“当前,我们的轻型动力产品主要应用于两轮车、三轮车及换电市场。由于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仪征工厂的产能已趋于紧张。”管理层透露。
好在,海外市场仍需求火热。派能科技称,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欧洲市场发货量有30%以上的环比增长。
但是,在另一业务增长点上,派能科技同样暂未打开盈利面。
公司管理层4月2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钠电业务自去年开始发货,2025年第一季度已实现规模发货。
但其坦言,“目前钠电产品保持稳定发货,但受制于当前成本因素,预计短期内钠电产品在市场竞争方面仍面临一定挑战。”
市值暴跌管理层加码回购
一边是产品低价竞争让派能科技等一票储能企业步入了“卖越多亏得越多”的囚徒困境。另一边,是上市之后股价暴跌,重挫投资人信心。
在2022年年中,派能科技在其市值巅峰之时通过定增狂澜50亿元。而之后股价节节败退,从最高值363.19元/股跌至最新股价38.20元/股(前复权价格)。
股价重挫近90%,使得投资人损失惨重,彼时募资用于新增产能的扩产计划推迟。
管理层表示,受近期全球宏观环境变化、行业发展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公司将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之一“派能科技10GWh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从2025年4月调整至2026年4月。
据悉,目前该“10GWh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一期规划产能5gWh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公司称,现阶段该产线主要服务于轻型动力及大储业务,而家储产品仍集中在仪征基地生产。
尽管整体经营面正腹背受击,派能科技的管理层仍力图通过现金分红和增持股票的方式稳住股价、提振投资者信心。
4月22日盘后,派能科技公告,其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人民币2,675.97万元,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1%。增持后,中兴新直接持有公司股份61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97%。
另外,其公告将现金分红总额1.08亿元,为公司当年归母净利润2.62倍。这是公司继2024年6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4元(含税)后的第二次分红。不过,本次分红仅占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的21.34%。
然而,储能行业被视为一条长坡厚雪的赛道。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2024年发布的《2H2024 energy Storage Market Outlook》报告,预计2035年全球储能市场新增装机将达到227GW。国内储能市场方面,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数据,乐观情况下,2025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131.3GW,新增53GW,未来市场规模增长可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