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美若在这方面合作,对全人类将是好事”)
近日,美国国会设立的“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召开了一场事关中国能源市场发展情况的听证会,其中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技术和国际影响力是这场听证会关注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多名参加了这场听证会并发言的专家学者,不仅肯定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向美国政府提出了同一个建议:学习中国,与中国合作,美国才会有更好的未来——而不是对抗乃至乱加关税。
从“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官网来看,这场听证会是于北京时间周四(4月24日)晚间举行的。多名长期研究中国能源领域的专家,除了在听证会上阐述了他们对于中国能源市场发展情况的看法,还提交了他们在这些议题上的分析报告和建议意见,给委员会参考。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召开听证会
其中,来自大屿山集团的中国能源市场专家余德伟(David Fishman)在发言和报告中就对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尤其是中国的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建设、以及新能源转型给中国工业带来的“去碳化”发展。
随后,在给美国政府提出的3条建议中,余德伟表示美国应该学习中国官方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并加强与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增进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了解,从而更好的指引美国的发展方向。
“我的希望是,且一直是,让美国与中国在所有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和工业去碳化方面,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余德伟在他提交给“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报告中写道,“我相信这样的合作,对于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居民而言,无疑将带来积极影响”。
中国能源市场专家余德伟发布报告
相似的观点,也出现在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气候部门主任凯特·罗根(Kate Logan)提交的分析报告中。
罗根的报告本身侧重的是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角色和影响力,比如中方为减少碳排放采取的能源政策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但这位美国专家也认为美国应该更深入地研究和学习中国在新能源产业上的政策和规划——包括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技术和产业上的支配力,因为只有这样美国才能搞清楚到底是完全脱离中国另起炉灶对美国的新能源产业和企业发展更划算,还是与中国合作更好。她还建议美方降低关税和投资门槛,鼓励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的新能源产业,并让美国学习中国的新能源技术,认为这是对美国很有性价比的发展策略。
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气候部门主任凯特·罗根发布报告
而牛津能源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部主任米哈尔·梅丹(Michal Meidan),则在她的报告中阐述了中国新能源产业能快速崛起并在世界领先的原因,比如官方政策的有力支持——尤其是大规模的产业园,以及中国企业间的竞争所激发出的创新能力。
与前两位专家一样,梅丹亦认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决策者应该一方面学习中国的产业政策,另一方面与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合作,而不是用关税等手段将中国排除在本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之外,因为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产业规模和供应链,都决定了中国将在未来数十年继续成为国际新能源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牛津能源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部主任米哈尔·梅丹发布报告
综上所述,在“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这场听证会上,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被委员会请来献计献策的专家,都认为美国需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在新能源产业和关键原材料上长期且专注的发展策略,包括通过与中国合作弥补自身不足,而不是搞对抗或脱钩断链,因为那会伤及美国自身。
但对于眼下用关税讹诈中国,对发展新能源和应对全球变暖几乎没有兴趣,有时还污蔑中国“偷走”美国新能源产业的美国政府而言,不发布知这些对美国真正有好处、理性的声音,又能被听进去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