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周股市的大幅回升是熊市反弹的典型表现,且市场的剧烈波动意味着,无论市场突然朝哪个方向变动,几乎所有投资者都会遭受损失。
高盛集团(GS)策略师彼得・奥本海默表示:“股票投资的不对称性很差。熊市中的大幅反弹是常态,而非例外。”
市场的最大驱动因素仍然是不确定性,投资者没有真正的长期看涨或看跌的坚定信念。股价走势主要由短期新闻头条以及对快速变化的美国关裞问题将如何通过企业盈利和重新调整估值体现出来的猜测所推动。
奥本海默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如果关裞相关的公告能迅速逆转,且不会对经济造成持久的损害,这确实表明下行风险有限。尽管如此,以当前的估值来看,我们也认为上行空间有限。”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投资变得困难得多,因为上行和下行空间都被认为有限,而且决策会受到不明朗的新闻头条风险的影响。市场参与者必须在追逐逐渐消退的反弹行情(但随后可能面临离场太晚的风险),或者完全错过又一波上涨行情之间做出选择。他们既想在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中避开陷阱,又想能够抓住机会。
野村证券跨资产策略师查理・麦克埃利戈特表示:“股票交易情况很糟糕,这是没人想要的一种情形。” 4 月初,当关裞问题完全不明朗时,许多投资者被迫降低风险,但现在他们又被迫买入股票以追涨,而此前很少有投资者持有足够的仓位来充分从这波上涨中获利。
麦克埃利戈特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从股票指数期权的情况可以证实,“投资者捏着鼻子被迫买回仓位”,“尽管大多数投资者都不看好未来最终的宏观增长前景”。
如果以史为鉴,4 月份股市创下的历史上最强劲的月度内反弹之一,可能已经耗尽了上涨空间。自 1980 年以来,全球股市经历了几次熊市反弹,平均持续 44 天,涨幅达 14%。尽管今年全球股市的下跌尚未被正式认定为熊市,但股价较 4 月 7 日盘中低点已上涨了 18%。
学院证券(Academy Securities)宏观策略师彼得・奇尔表示:“利率和风险资产将继续受新闻头条驱动。” “政策和各项协议将轮番推动市场走势。” 积极的方面是,有迹象表明美国对关裞立场 “有所缓和”,同时美国预算也在推进,但他指出,鉴于美联储目前不太可能提供助力,“很多因素已经反映在价格中了”。
资金利差(一种衡量通过互换、期权和期货等股票衍生品对多头持仓需求的指标)已与股市最近的一波上涨脱钩。高盛董事总经理约翰・马歇尔在另一份报告中写道:“这表明宏观投资者在近期股市走强时削减了他们的股票持仓。” 他预计本周市场将尤其波动,因为本周中期将召开美联储会议,“有关 6 月 / 7 月的会议评论将尤为重要”。
系统性投资者的买入规模在稳步增长,为这波反弹提供了支撑。高盛交易员指出,上周系统性宏观投资者的买入规模攀升至 510 亿美元,预计本周的买入规模将达到 570 亿美元。他们写道:“总体买入规模不容小觑,但也并非特别巨大,因为如果信号快速来回切换,就会降低资金流入的即时速度,而且当前的波动环境比以前更为剧烈。”
在这波反弹期间,其他支撑性的买入资金流可以说看起来更为紧张。摩根大通的战术仓位监测指标目前处于中性状态,一周内的变化显示 “仓位适度增加”。
对冲基金的总杠杆率环比回升,从长期来看目前处于第 96 个百分位数水平。与此同时,个人投资者不断增加风险敞口。摩根大通由约翰・施莱格尔领导的仓位情报团队称:“根据我们的数据,散户投资者迎来了自 2017 年以来买入力度最强的一个月,他们同时买入了个股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