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我们花了十多个小时来决定如何回应印度的攻击。而这一次,巴基斯坦的回应是在瞬间做出的。”巴基斯坦前国家安全顾问莫埃德·优素福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连续12天发生边境交火后,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紧张局势在当地时间5月7日严重升级。当日凌晨,印度向巴基斯坦本土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多处地点发射导弹,造成数十人死伤。巴基斯坦军方随即反击,宣称击落5架印军战机,并“俘虏了一些印度士兵”。还有巴方信源称,巴军摧毁了印军旅级指挥部。印方对这些说法尚无明确回应。
5月8日早间,巴基斯坦军方消息称,有无人机被击落后坠毁在拉合尔。此外,当地警方称,拉合尔地区当日凌晨发生多起爆炸,旁遮普省模范镇附近的沃尔顿机场也有爆炸声响起。
印巴作为南亚两个重要的地区大国,人口之和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双方虽然不时爆发小规模边境冲突,但已维持了半个世纪的总体和平。而当前的冲突,在5月7日后已经升级为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截至5月8日上午,冲突已造成巴基斯坦方面31人、印度方面13人死亡。巴基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7日授权巴军进一步对印度进行反击,印度政府则表示不惧冲突继续升级。
国际社会对此忧心忡忡。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愿意帮助双方停止敌对行动。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正在新德里和伊斯兰堡之间进行穿梭外交。另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印巴两国的国家安全顾问已经进行了一些“接触”。不过,在5月7日冲突升级前,印巴军方已经进行了三轮准将级会谈,却未能阻止更大的悲剧发生。
印巴双方这一次为何没有保持克制?5月7日的冲突是“局部战争”的开始,还是局势转折的顶点?巴基斯坦会如何应对印度总理莫迪“不给巴基斯坦人一滴水”的威胁?就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周刊》5月7日采访了巴基斯坦前国家安全顾问优素福。
优素福是巴基斯坦国家安全事务的长期决策者,2019年到2021年担任总理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2021年到2022年担任巴基斯坦国家安全顾问。他亲自参与了2019年印巴危机解决,并在之后领导了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政府间秘密对话。
优素福认为,莫迪已经陷入不得不对巴基斯坦强硬的“承诺陷阱”,而巴基斯坦政府也对同印度政府对话失去了兴趣。不过,他预测,双方或在5月7日的激烈冲突后逐渐转向降级,并各自宣布胜利。
“2019年时,我们俘虏了印军飞行员,然后选择主动释放他。第二天,我们就听到印度政府宣称他们赢了。”优素福回忆道。
巴基斯坦前国家安全顾问莫埃德·优素福
莫迪政府的“承诺陷阱”
《中国新闻周刊》:当地时间5月7日凌晨,印度对巴基斯坦多处目标发动军事打击,巴军随即反击,并称击落印军多架战斗机。在此之前,从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袭击游客事件开始,巴基斯坦和印度边境的小规模冲突已经持续了十多天。其间,双方举行了三次准将级军事会谈,国际社会也一直呼吁并努力斡旋调停。为什么所有努力都未能阻止5月7日更大规模冲突的发生?
优素福:两个原因。首先,印度政府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得傲慢自大。过去几个月,他们一直在威胁对巴基斯坦使用武力、强占争议领土,他们说这些话,就仿佛巴基斯坦不是一个有核国家、不会做出强有力回应一样。
这是因为莫迪政府陷入“承诺陷阱”。2016年的巴印危机中,印度政府宣称对巴基斯坦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告诉印度人民印度赢得了战争。2019年的危机中,印军战机被巴军击落,飞行员被俘虏,但印度政府对国内的宣传依然是印度赢得了战争。这种叙述帮助莫迪赢得了选举。长此以往,莫迪政府对内营造了一种舆论环境:印度可以为所欲为,并总能赢。
于是,当4月22日的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如果印度政府不将之归咎于巴基斯坦并采取军事行动,他们就会在国内显得软弱。但现实是,印度采取行动,巴基斯坦就必然回应,于是局势升级了。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缺乏良好的危机管理机制。每当危机发生,双方都依赖于局外第三方介入调停,其中最重要的外部势力是美国。而在2019年上一次印巴危机发生时,特朗普第一次执政期内的美国政府,没有选择和此前历届美国政府一样保持中立、推动局势降级,而是主张印度“有权以巴基斯坦为目标进行自卫”。
我认为,这一次,印度期待同样的事情发生,期待特朗普会站在印度一边。但事实是,国际社会充分意识到,允许任何国家在有核背景下采取军事行动都是非常危险的。所以,特朗普政府这次没有支持印度。
目前,印度军队在总体数量上对巴基斯坦具有优势,但在现实的局部战场上,巴基斯坦拥有战术优势。印军的规模、开支与印军的实际能力并不匹配,特别是空军。2019年印军战机被击落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这一次,5月7日印军多架战斗机被击落,再次让他们处于尴尬境地。在此背景下,印度政府恐怕不会变得更谨慎,而是会希望做出非常严厉的回应。
4月30日,巴基斯坦拉合尔市,在瓦噶边境口岸执勤的巴基斯坦人 图/视觉中国
巴基斯坦的“瞬间反击”
《中国新闻周刊》:巴基斯坦政府和社会对印度的态度是否也变得更加强硬?
优素福:是的,巴基斯坦也有变化。3年前,在我担任国家安全顾问期间,我们推出了巴基斯坦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政策,将巴基斯坦视为一个重要的地区经济中心,让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支柱。在这个政策下,我们希望改善与印度的关系。
当时,我们曾与印度进行秘密对话,但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对话了。在秘密对话中,莫迪政府的逻辑始终如一,缺乏诚意,只是利用这些对话来争取时间,缓解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包括边界争端以及西方在人权问题上的压力。
过去三年,巴基斯坦继续多次提出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印度拒绝了,并试图在国际上孤立巴基斯坦。这些历史让今天的巴基斯坦领导人认为,印度政府一直缺乏诚意,因此对话是行不通的。
于是,巴基斯坦的政策变了。我记得,2019年危机发生时,我们花了十多个小时来决定如何回应印度的攻击。而这一次,巴基斯坦的回应是在瞬间做出的。巴基斯坦政府现任领导者没有谈论“克制”,因为他们认为现在必须不假思索地对印度的挑衅进行反击。
所以,我想提醒国际社会注意:如果印度再次进行军事冒险,巴基斯坦也将继续做出非常相似的反击。
《中国新闻周刊》:你多次提到美国政府在印巴冲突中的活动。巴基斯坦是美国的长期军事盟友,但随着地缘政治变化,印度正在成为美国越来越重要的合作伙伴。在此背景下,巴基斯坦是否有信心在未来的冲突中确保美国仍保持中立或站在巴方一边?
优素福:今天,显然美国和印度更接近了,但和所有主要国家一样,美国并不会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二选一”。更关键的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希望有核国家的冲突升级。
我刚才提到,印度政府期待特朗普这次采取更有力、更倾向印度的立场,结果失望了。但印度政府必须意识到,是印度没有给国际社会留下选择的空间。任何国家都不会在印度不提供证据的情况下,支持它对另一个有核国家采取军事行动。
任何国家也不会支持印度破坏《印度河水协定》的行为。这是世界银行促成的协议,但如今被印度单方面中止,这违反了国际法。莫迪说,他将阻止“一滴水”进入巴基斯坦。如果你威胁2.5亿人“明天就喝不到水了”,对方当然不会坐视不管。这当然得不到国际支持。
《中国新闻周刊》:当印度政府宣布中止履行《印度河水协定》时,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莫迪并不会真的采取什么行动。但现在看来,莫迪可能真的希望影响巴基斯坦人的用水安全。巴基斯坦将如何回应?
优素福:首先,印度还没有切断水源的基础设施(水坝)。他们目前做不到这一点,需要花10到15年时间才能建成水坝。但他们可以开始做其他事情,比如不再向巴基斯坦分享必需的数据,以及在上游真的动工建设水坝。一旦你进入了某种激进的思维模式,你就会觉得自己有权做任何事情。这是印度政府目前的处境。
此外,就在我们谈话的此时此刻,国际法正处于生存困境中,违反国际法的情况正在世界其他地方发生。因此,印度政府可能觉得,现在没人关心国际法,所以印度也可以这样做。
面对这个情况,我认为地区相关国家有必要团结起来,集体表达观点,因为整个南亚地区都受到《印度河水协定》的影响,尤其是不能让践踏邻国用水权的情况发生。我也问印度方面的人士:“如果你的上游国家切断你的水源,怎么办?”我认为印度已经逐渐意识到,该政策是一个错误。
疑似印军战机残骸被发现
给攻击者“上一课”,然后回到谈判桌
《中国新闻周刊》:5月7日的冲突是本轮印巴危机的一次严重升级,但是否也可能是转机?在2019年上一轮危机中,当巴军击落印军战机后,局势迅速降级,双方都宣称取得了胜利。这一次,我们也看到了印军战斗机被击落。对双方来说,这是否已经“足够”开始降级了?
优素福:我的看法是,为什么不呢?我们欢迎印度政府去创造一个虚构的“胜利故事”。2019年时,我们俘虏了印军飞行员,然后选择主动释放他。第二天,我们就听到印度政府宣称他们赢了。
只有当冲突双方都变成理性的参与者时,我们才能讨论危机的解法。当一方依然执意使用武力,那么首先你必须确保让他能明白,另一方有能力防御和反击。只有给攻击者“上了一课”,他们才会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再然后,我希望双方能回到谈判桌上,这是我们最终必须走向的道路。最后,危机结束之后,我们必须通过对话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再次陷入危机。
一个国家永远不应该让眼前的战术问题超越长期战略目标。对巴基斯坦来说,作为邻国的印度不会消失。而且,当我们谈论印度时,我们真正谈论的是当前的印度政府,它受激进的意识形态主导,但印度国内的不少群体认为政府所做的事情和自己并没有关系。历史上,巴基斯坦和印度进行了很多明智的对话,希望我们最终能回到那个时代。
作者:曹然
编辑:徐方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