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价值链重塑的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开始退坡,也引发了相关企业的一系列应急反应和长期调整。
“这两天急着订舱,抓紧时间出货了。”一家位于江苏的光伏和锂电池等产品制造外贸企业负责人李林(化名)告诉第一财经,相关产品出口退税从13%降至9%,对企业意味着4个百分点的收益损失。这也是他们抓住最后的时间窗口抢出的动力所在。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近日下发的《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同时取消铝材、铜材以及化学改性的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等产品出口退税。 生效时间为2024年12月1日。
在全球价值链重塑的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开始退坡,也引发了相关企业的一系列应急反应和长期调整。
紧急订舱抢出、通知涨价
“这些产品的出口主要在拉美航线,这两天已经有客人在询价急着出货了。”全球货代企业德迅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从近日整体的市场动态来看,相关产品抢出这一因素并没有被特别提及,但客户已经在行动。
李林分析称,随着欧洲库存的消化以及中国国内价格触底后回升,年底本来就是出货高峰,再加上近期出口退税调整,进一步加剧了企业出货忙,“不光是出口退税涉及到的品类,多数产品都很着急。大家的订舱热情很高,如今舱位也比较紧缺,船公司都在想办法”。
深圳一家储能产品制造出口商负责人王强(化名)对第一财经表示,他们所有的产品都在此次调整之列。已生产完成的货物正在抓紧订舱出货,窗口期只剩10天,“制造业是有固定的生产时效,该影响的事情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人为改变”。因此,出口退税调整也将引发最终售价抬升,从而传导至消费端。
11月19日,浙江一家与国内头部光伏企业合作的货代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短期相关出口激增应该是可预见的。不过,从他们的感受而言,目前抢出还不是很明显。在他看来,部分光伏出口订单还需要配合工程项目的进度来出货,“提早交货,要客户同意,还要场地允许”。
市场普遍认为,在税费调整新政生效前,部分中国光伏电池、组件厂以及电池等海外销售订单量将提前释放。不过,已谈妥的订单减少4个百分点的预期收益不可避免。
王强表示,各个订单可以抢出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目前还没有考虑让这些客户承担退税减少的损失。涨价的具体方案还在酝酿中,会进行后续协商。
对李林来说,一方面抓紧出货,另一方面也已第一时间向客户提出涨价求补的需求。目前他已向客户发出通知,因太阳能光伏组件和锂电池退税率下降4个百分点,相关出口不得不调价。根据他明确列出的新出厂指导价,涨价幅度就是为了弥补退税减少带来的缺口——新的出厂单价为原本包含了13%出口退税在内的出厂单价除以1.13,再乘以1.04即出口退税减少的4个百分点而得出。
对于中小微企业,李林认为,由于订单总额不那么大,损失和大型企业相比并不算大。比如,出厂价值在100万元的订单面临的损失约为4万。
近年来,受原材料价格下跌和产能持续扩张导致供需失衡等影响,光伏和电池价格不断下跌。
按照最近央企光伏招投标价格计算,0.57元/瓦左右的光伏组件,出口退税下降4个百分点相当于单价损失0.02元,也即2分钱。不过,李林坦言,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一分钱也是钱,必然也是心疼的”。
对比而言,货值更高的锂电池遭受的损失更大一些。
全球化布局加码
不管是光伏还是电池,产能都高度集中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其中,全球9成以上的光伏,7成以上的锂电池均在中国生产。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出口退税退坡带来的相关产品价格上调,短期将引发海外客户加紧下单。在给国内制造商带来经营压力的同时,长期而言也将利好中企已在海外布局的产能。
王强说,电池行业的利润率总体平稳。不过,不同产品的利润率相差较大。在国家下调出口退税比例的背景下,中国的制造企业需要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来适应新的环境。
近年来,大量制造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隆基绿能、阿特斯、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光伏企业纷纷通过在海外建厂、投资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在东南亚、美国、中东等多地布局生产基地,以降低贸易壁垒影响,提高市场份额。
宁德时代2024年H1财报显示,其锂离子电池海外业务占比超过30%,境外毛利率高达29.65%。多家头部企业的订单表现相似,并带动了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出海”。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11月中旬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19.9GWh,环比下降1.6%,同比增长38.6%。1-10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146.0GWh,累计同比增长26.5%。合计累计出口占前10月累计销量18.3%。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量为103.3GWh,占总出口量的70.8%,累计同比增长2.7%;其他电池累计出口量为42.6GWh,占总出口量的29.2%,累计同比增长189.5%。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6.0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20.8万亿元,增长6.7%;进口15.22万亿元,增长3.2%。按美元计价,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3.7%。其中,出口增长5.1%,进口增长1.7%,贸易顺差扩大15.8%。
受供需影响,自10月以来,国际海运价格持续下降。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11月15日发布的数据,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2251.90点,较上期下跌3.4%。上海航运交易所提出,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出现调整行情,运输需求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能,多数航线运价走低,综合指数下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