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托百佬汇
在信托公司持续推进“非标”转“标”的过程中,资产管理信托成为重要发力方向。
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信托资产规模突破27万亿元,已连续9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信托资金配置向标准化资产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凸显,其中投向证券市场(含股票、基金、债券)的规模达到8.34万亿元,在资金信托总规模中合计占比为41.81%。
近年来中建投信托持续发力资本市场业务,也是较早开展FOF探索的信托公司之一。近日,中建投信托资本市场业务宏观分析师黄春华博士向信托百佬汇记者表示,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单一资产、单一策略的表现很难成为“常胜将军”,而多资产、多策略的FOF组合可以熨平宏观经济对于各个资产类别的波动影响,取得经波动率调整之后比较好的收益。相对于信托其他业务,FOF业务尤其是自主管理FOF规模占比仍较小,但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自主管理FOF前景广阔
随着信托“三分类”持续推进,信托公司纷纷选择资产管理信托作为发展重点之一。其中,主动管理类资产管理信托充当的角色又尤为关键。不过,相较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信托公司在投资类业务的布局起步较晚。
黄春华表示,当前信托公司纷纷选择FOF业务作为转型方向之一,相对于信托其他业务,FOF业务尤其是自主管理FOF规模占比仍较小,但该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在黄春华看来,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单一资产、单一策略的表现很难成为“常胜将军”。而多资产、多策略的FOF组合可以熨平宏观经济对于各个资产类别的波动影响,取得经波动率调整之后比较好的收益。比如黄春华博士管理的云栖1号就表现出低波稳健的特点。
“从产品设计角度而言,由于分散的特点,FOF产品回撤低,同时如果通过资产配置、专业筛选等提升产品收益,以达到产品‘低波稳健’的特征,是最有可能替代信托‘非标’资产的一款产品。”黄春华说。
黄春华表示,相较于基金、券商等资产管理机构,信托公司投研能力、运营能力以及系统支持等方面相对薄弱。但信托在资管业务领域有其自身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优势,信托具有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财富传承等功能,在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领域具有天然优势;二是跨市场优势,信托具备跨市场、跨策略、跨资产的全方位资产配置能力。
黄春华同时认为,以FOF业务为例,信托公司要做好资产管理信托业务,需加强如下方面建设:一是提升投资研究能力,尤其大类资产配置;二是提升风控合规能力;三是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四是提升系统支持能力。
未来将持续深耕FOF业务
中建投信托是较早开展FOF探索的信托公司之一。谈及中建投信托的实践探索,黄春华介绍,从投资资产类别而言,中建投信托在FOF方面主要布局了两条产品线:一条是私募FOF组合,另一条是公募FOF组合。从风险收益特征而言,主要布局了进取型、稳健型以及平衡型。
“今年公司重点探索了在组合中加入ETF轮动策略、同时不断拓展资产研究与配置范围,提升主动管理与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以提升组合的抗风险能力、挖掘更多的收益来源。”黄春华说。
其介绍,中建投信托从2021年开展FOF业务以来,搭建了投研一体化体系,同时持续加强风险合规制度建设,加强运营等配套支撑等基础建设工作,产品业绩持续保持稳健、回撤较低。
据了解,未来中建投信托将持续深耕FOF业务,一是重点做好宏观大类资产配置研究、私募不同策略复盘和预判、公募不同风格产品复盘和预判等研究,提高投研联动和动态资产配置能力,不断提升产品业绩;二是持续投入系统运营建设;三是加强与同业资管机构的交流,提升对资本市场的敏感度。
将从四方面积极参与资本市场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以支持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是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前不久,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优化激励考核机制,畅通入市渠道,提升权益投资规模。
中建投信托副总经理奚洁表示,目前经济增长动能正在逐步切换,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地产基建拉动为主转向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随之而来的是,融资模式从以“间接融资”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直接融资”为主,政策层面也在持续强调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在这一大背景下,信托公司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从‘非标’到‘标’,从预期收益到净值曲线,信托公司参与资本市场虽然面临不小挑战,但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奚洁说,中建投信托积极转变经营思维、通过帮助客户构建相对稳定的核心资产组合来参与资本市场。
奚洁介绍,公司未来将从四方面展开工作:一是通过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来打造低波动、相对稳健的绝对收益产品系列;二是以组合投资FOF、固收+策略为切入点参与资本市场;三是发挥股债结合的优势,积极参与Reits和定增、可转债、可交债等投资;四是发挥信托自身制度优势,与家族/家庭服务信托业务充分融合,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的双轮驱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