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雷若馨 深圳报道
深圳南山粤海街道的中科纳能大厦,张一平的办公室正对着南方,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白色的照片墙上。提及深圳卫星产业的发展脉络,他是一位绕不开的人选。
上午十点,晨光正好。张一平所身处的中科纳能大厦、紧挨着的卫星大厦及其周旁的几座建筑,是深圳卫星产业链的心脏——包括深圳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等均聚集于此。
“我从房地产起家,但命运让我与卫星产业结缘。”在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话时,张一平说。从1984年大学毕业起,张一平一直在房地产领域深耕,并逐渐将重心转向产城融合的发展之道。2018年,以光明区低轨卫星物联网产业园项目为契机,与卫星就此结缘。
在上世纪90年代——那个深圳地产圈的黄金年代,掌舵中海的张一平与万科的王石、金地的凌克并称为“房地产三剑客”。如今,王石依旧活跃在媒体头条,凌克偶尔露面分享行业智慧。张一平则选择了一条全新的赛道,投身于卫星产业的浪潮中。
“2018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张一平回忆道,那一年,中集产城与卫星产业第一次接触,让他看到了产城融合的新可能。两年后,由中集产城、深圳东方红等联合发起的全国首个卫星物联网产业协会成立,他担任会长。
从地产人到空天产业人
谈到商业卫星的应用,作为集装箱业务龙头的中集集团算得上是一位“先行者”。
在过去,集装箱在没有信号的海上运输过程中,存在难以监测、难以定位等问题。自2002年开始,中集就成立了智能集装箱研究小组,陆续参与到国家技术规范制定以及承担国家专项课题研究,其后与商业卫星公司合作开始为集装箱生产携带了GPS模块的通讯模组,通过卫星对集装箱进行定位和监控。
从此,其集装箱结束了下海即“失联”的历史,也标志着中集集团正式进入低轨卫星应用的新纪元。
广东在将微小卫星研制企业深圳航天东方红引入时,也希望把航天纳入深圳的未来产业。对于当时的深圳来说,航天基础几乎为零。但,深圳在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方面对于商业航天的发展,会有强力支撑。
鉴于中集集团在商业卫星方面已经有了应用场景,建设卫星应用产业园区的重任便落在了中集集团身上。
时任中集产城董事兼执行总经理的张一平已在房地产深耕超30年。这位地产老将回忆道,“20多年前我就提出过程精品理念,并认为未来的房子一定要有科技含量,同时建筑要为科技服务,要为产业服务。”
坚信地产要与科技、产业相结合。2018年,中集产城在深圳光明区摘得低轨卫星物联网产业园地块,此项目也成为张一平退休前亲自参与并负责的最后一个重大项目。
“懂产业的人才能做好产业园,要从一个地产人转变成一个产业人。”这是张一平多年来强调的话。为了做好产业园区,55岁的张一平开始研究空天产业。
在他看来,空天产业被视为未来产业,意味着还处于萌芽起步阶段。在低轨卫星领域更是如此。8月6日,随着“千帆星座”01组卫星成功发射,我国的首批18颗低轨互联网卫星进入太空。而同期,马斯克的Space X已经实现了盈利,在轨卫星超6000颗。
张一平有些遗憾地解释道,“可能我们一开始没有专注于低轨卫星的发展方向,在Space X的成功之后,才意识到在这个领域需要迎头赶上。在较晚起步的情况下,我国低轨卫星的发展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
他认为,首先是机制问题。“商业卫星上,美国NASA的技术人才支持、政府的政策及资金供给,对于Space X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对此,国家也在加大对于商业航天发展的推动力度。今年9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分别成立了一家商业卫星公司和一家商业火箭公司。
其次,对于这种高门槛、高投入、高风险的板块,与Space X“不断试错中进步”的策略不同,“我们缺少容错机制。一个星箭的发射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确保万无一失,这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快速进步的可能性。”今年以来,截至11月15日,中国共计发射50余次,而Space X已经完成了超110次发射任务。
“发射数量之外,发射能力与成本控制也是目前需要迎头赶上的部分。”张一平继续补充道。
截至目前,我国“一箭多星”的最高纪录为2015年长征六号的一次搭载20颗卫星,而Space X的“猎鹰9号”已经完成了一箭搭载143星的记录。就在10月,Space X的“星舰”在经过四次试飞后,实现了超高难度的“筷子夹火箭”。并且,国内星箭目前普遍使用“航天级”材料,这意味着定制、高价和高成本。而规模化发射的Space X,所使用的零部件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使其研制成本大幅降低。
抢空间与借力发展
身处广阔的太空,卫星可用的空间却并非想象中的浩瀚无垠。
受轨道及频谱的限制,全球低轨卫星最大容量有限。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规定,轨道和频段资源获取上采用“先登先占”的法则。国际上,马斯克计划搭建由约4.2万颗低轨卫星组成的星链。11月14日,Space X更是在八小时内完成了两次星链发射,将第205~206批星链卫星送入轨道。此外,OneWeb、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星座部署计划也在加速落地。
在各方争先恐后冲向太空“跑马圈地”之时,张一平认为,中国卫星企业应该抓紧时间去太空“抢空间”,“卫星的空间是有限的,Space X今年平均2~3天发射一次。我个人认为目前整个商业卫星的发展,还是应该去抢空间,尽可能低成本、高效率地把空间先占住。”
对于航天基础较弱、但中小企业活跃度位居全国之最的深圳而言,应该如何行动?
这位年逾六旬的协会掌门,给出的答案十分直截了当_“借力发展”。
商业航天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研制、中游发射与运营、下游终端应用。目前,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卫星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而深圳涉足卫星研制的企业屈指可数。
且研制整星整箭对于企业资金、风险承受能力的门槛极高,目前民营企业在这个领域里发挥的空间相对有限。张一平毫不掩饰地直言,“民营企业做到像马斯克一样自己造火箭的程度基本上是遥不可及”。
但在商业航天的上下游环节,张一平表示,众多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他呼吁协会企业,一定要“借力发展”,这个“力”指火箭公司、卫星公司。“我们要帮助上游企业把星箭先大量造出来,把太空中的基础设施搭建出来。”他相信,民营企业的入局,可以有效降低研制成本,助推空天产业的发展。
在这场空间争夺战中,他建议深圳众多的民营企业从两方面入局。
一方面,提供更加完整的供应链,做“上游的上游”,助力星箭公司低成本、高效率地去太空“抢空间”。
张一平认为,在上游研制中,造星造箭所需要的大量元器件及新材料,恰恰是大湾区、特别是深圳的优势产业。如航天材料涉及的传感器、集成电路、电子控制系统、天线、载荷等。“深圳完全有能力去着力打造一个完整、集中的商业航天供应链。”
另一方面,深挖应用场景,把需求反馈给上游以研制相应的卫星设备,实现应用端与研制端的相互支撑。
他认为,商业卫星的应用需要与上游的研制紧密结合。空天产业的发展应该从应用端需求出发,研制相应产品去太空“拿地”,搭建基础设施,最后再回到应用端落地。如此路径才能有效地推动整个行业的成熟和发展。
目前,公众对卫星的应用认知大多停留在较为表层的通讯、遥感、导航。但实际上,再往下细化的应用场景远未被充分挖掘。例如,美国迪尔公司将创新的GPS和GNSS技术应用在全自动拖拉机上,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证明了卫星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巨大应用潜力,其他行业更是蕴藏着无限可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