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彦琳
2月6日,人形机器人概念迎来涨停潮,东方财富人形机器人指数收涨7.03%。板块内,捷昌驱动、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祥鑫科技、雷赛智能等十余只个股涨停。
消息面上,近日,《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发布。其中提到,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加快突破机器脑、机器肢、机器体和关键核心部件,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创新。
2月6日,在2025年重庆市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罗莉表示,重庆将积极培育具身机器人产品,巩固世界级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地位。
近期,海内外多家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进展频频。例如,宇树科技旗下的人形机器人H1登上蛇年春晚舞台,在节目中展现出较高的硬件成熟度和运控协调性。当地时间2月4日,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表示,公司在全自主研发的、完全端到端的机器人AI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未来30天内,公司将展示一些“人形机器人上从未见过的东西”。此外,特斯拉在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2025年将实现千台级别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量产目标,并率先在特斯拉汽车工厂内部闭环使用。
当前机器人行业产业趋势正不断强化。华泰证券表示,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开启“从0到1”阶段的关键时点。前期市场主要围绕以“T链”(与特斯拉相关的产业链)为主的可预见性强、高价值量的汽车和机械板块进行投资。随着多家机器人厂商加快推进量产,看好电子板块公司机器人业务拓展。
东吴证券认为,机器人产业明显提速,短期工业场景有望率先落地,长期空间广阔。一是产业在加速。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产业联盟和基金纷纷成立,融资数量大幅增长,推动产业形成“资金—技术—产品”闭环。二是差异化渐显。国内机器人在上下肢、视觉等硬件方案及模型路线等软件层面存在差异化。三是机器人产业短期爆发在即,长期空间广阔。
长江证券表示,随着老龄化加剧、人力成本上升,人形机器人在多场景的应用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内外企业软硬件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持续扩大,规模化商业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国内产业链稳步推进应用进展,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参与者持续增加,持续发布人形机器人新产品,积极探索下游应用场景落地。国内软硬件供应链成长迅速,建议关注技术领先的主机厂,以及具备核心零部件技术、与头部企业深度合作的零部件企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