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神舟十九号乘组的第三次出舱活动,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19次出舱活动,这次出舱任务具有出舱设备多、设备尺寸大、安装点位多的特点和难点,天地密切协同,圆满完成了神十九乘组出舱活动的收官任务。
根据计划,在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中,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及舱外辅助设施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其中,节点舱舱外状态设置的完成,将为后续使用节点舱出舱奠定基础。
此次出舱活动,是目前空间站任务期间出舱设备数量最多的一次,航天员需要移动至多个作业点进行安装操作。
据专家介绍,空间站舱外航天服秉承着集约高效的原则,延寿的目的是最大化发挥舱外服在轨应用效能,节约工程成本。科研团队不仅要对空间站舱外航天服进行寿命评估,构建天地联动、科学合理的舱外服健康监测和寿命评估方法体系,同时,系统识别寿命短板,便于后续服装寿命升级。从而达到既风险可控又延长寿命的目的。
神舟十九号乘组
在轨近5个月取得多项成果
除了圆满完成此次出舱活动,神舟十九号乘组已在轨驻留近五个月,在多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
在轨期间,神十九乘组重点开展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完成了中国空间站的首次果蝇在轨培养实验,同时还开展了蛋白质结晶和5种细胞类的在轨实验,这些研究为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材料科学领域,材料暴露实验装置携带天舟八号的实验样品,完成了出舱任务,这些样品将在今年下半年返回空间站内。同时无容器材料实验柜、高温材料实验柜也都开展了多项金属和非金属的实验。
在航天医学领域,针对失重生理效应,对航天员从身体到心理,从生理到生化,围绕心、骨、肌、情绪等方面,采用动态心电监测、骨密度追踪、中医四诊仪等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建立了微重力环境下健康评估新体系。
按计划
神舟十九号乘组三名航天员
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
将于1个多月后返回地球家园
一起期待他们凯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