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全球都在屏息以待美国大选 市场将如何应对?
FRM金融风险管理师
2024年11月5日,美国总统大选将迎来一场备受全球瞩目的对决——现任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与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最终交锋。无论你是熟知国际政治的老油条,还是刚刚开始对国际大事感兴趣的“吃瓜群众”,这场选举都不容错过。
为了让大家吃瓜不迷路、看懂这场史诗级纸牌屋大戏,本文上篇将带你全方位解析美国总统大选的机制,深入剖析这些复杂规则的背后逻辑,让这些“枯燥”的制度变得生动易懂。准备好了吗?发车!
政治素人也能成为总统?
说到美国总统大选,相信很多吃瓜群众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在我们的普遍认知中,总统作为美国的最高领航者,应当是美国精英中的翘楚,集智慧与领导力于一身的典范。
然而,无论是时常发表违背常识言论、自诩“无所不知”的“懂王”特朗普,还是记忆力时好时坏、被戏称为“睡王”的拜登,勿论与历史上如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伟人相提并论,即便是以我们日常对精英的基本设定来衡量,也似乎有着不小的差距。
那么,这两位看似“资质一般”的政客何以能相继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呢?这背后隐藏的答案,无疑需要我们深入探究美国的选举机制与制度架构。
以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为例,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共计收获了接近6300万张选民的支持,占据了总票数的46.1%;而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则赢得了6585万张选票,占总票数的48.1%,较特朗普多出约285万张选票。然而,尽管希拉里在普选票上取得了优势,却未能赢得此次美国大选的最终胜利。
这一结果归因于美国大选所采用的选举人团投票制度,它并非简单遵循“一人一票”的原则来决定胜负,而是基于各州选举人票的分配。希拉里虽然在诸如加利福尼亚州等大票仓州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但特朗普凭借在几个至关重要的摇摆州的胜选,成功夺取了足够的选举人票,从而锁定了总统宝座。竞选落败后,希拉里对选举人团投票制度提出了批评,认为它未能真实反映广大民众的意愿。
那么,选举人团投票制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倘若它真如希拉里所指出那般存在诸多缺陷,为何至今仍未被废除呢?
什么是选举人团?
选举人团一共有538名成员,对应538张选举人票分配给美国的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每个州的选举人票数是如何确定的呢?主要根据各州众议院与参议院的人数来确定。其中,各州参议院人数是固定的2人,故共计包括100张选举人票。
而众议院人数是由每州的人口多少来定的。比如人口很多的加利福尼亚州有54张选举人票(其中52张是由众议院人数确定的),而人口很少的怀俄明州只有3张选举人票。由众议院人数确定的选举人票共计435张。
当然,人口是动态变化的,在每10年一次的美国人口普查后,会对众议院席位个数进行调整。比如根据最近的2020年人口普查,加利福尼亚州众议院席位就从53个减少到52个,得克萨斯州州的众议院席位就从36个增加到38个。
此外,华盛顿特区即美国首都,不属于任何州。不过根据1961年通过的第23条宪法修正案,虽然在国会中华盛顿地区没有拥有投票权的代表,但华盛顿特区最多可以拥有3张选举人票(不能超过人口最少州的选举人票数量)。
美国各州具体拥有的选举人票数详见下表。
赢者通吃规则与摇摆州的重要性
想要成为美国总统,候选人必须在538张选举人票中至少拿下一半以上的选票,即至少270张选举人票。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美国大多数州采用的都是“赢者通吃”的规则。怎么理解呢?例如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佛罗里达州共有25张选举人票。当时,在该州代表共和党的小布什仅仅比代表民主党的戈尔多出537张普选票(总计近600万张普选票),这是非常小的差距。但根据佛罗里达州的“赢者通吃”规则意味着小布什赢得了该州的25张选举人票,进而影响了此次大选的最终胜负。不过并非所有州都采取“赢者通吃”的规则,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就是按比例分配选举人票。
“赢者通吃”的一个最直接影响就是摇摆州变得异常重要。比如加利福尼亚州几乎总是支持民主党,而德克萨斯州几乎总是支持共和党。所以候选人在这些州不太用担心能不能赢,因为他们基本上已经知道结果了。但是在摇摆州,选民的意见非常分散,双方的支持率都差不多,结果难以预测。这些州的选举结果经常会改变总统大选的最终结果。
摇摆州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每次大选都会变动。此次2024年美国大选的摇摆州共有7个,是我们未来关注的重点对象,包括:北卡莱罗纳州(16票)、佐治亚州(16票)、宾夕法尼亚州(16票)、密歇根州(15票)、亚利桑那州(11票)、威斯康辛州(10票)、内华达州(6票)。
赢者通吃规则的几个深远影响
赢者通吃制度无形中催生了一系列奇异现象,下面让我们逐一剖析。
👉现象一 :在总统竞选中,脱颖而出的往往并非那些最为卓越的政治精英,反而是秉持温和、中立立场的候选人更受青睐。
以现任总统拜登为例,由于年事已高,他时常在各种公开场合出现失误。这也引发了许多吃瓜群众的广泛质疑:民主党难道真的无法选拔出一位更为出色的候选人吗?其实,这背后的根源与“赢者通吃”的选举规则息息相关。
在2020年的民主党初选中,尽管进步派代表人物伯尼·桑德斯同样赢得了广泛支持,但党内最终选择了拜登作为候选人。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拜登能够巧妙地平衡党内不同派别的需求。相较于桑德斯较为激进的政策立场,拜登虽在改革力度上稍显温和,但他所提出的主张依然能够满足一定程度的变革需求,因此赢得了更多温和派及中间选民的认可与支持。
👉现象二:副总统人选成为弥补总统候选人票仓短板的关键。
在总统竞选中,候选人的某些不足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的副总统人选来加以弥补。例如,拜登当初选定哈里斯作为副总统,正是看重她作为有色人种女性的身份,能够吸引那些关注种族平等与女性权益的选民,同时也能够有效凝聚年轻与多元化选民群体的力量。
而哈里斯如今选择明尼苏达州州长沃尔兹作为自己的副手,则是基于沃尔兹曾成功在共和党国会选区夺得众议员席位的辉煌战绩,期望借此影响并争取中西部原本支持特朗普的选民。
同样,特朗普在选择副总统时亦展现出高超的策略。在上一任总统任期时,他挑选了较为保守的政治家彭斯,以吸引宗教与保守派选民的支持。而在最近的副手选择上,他又看中了《乡下人的悲歌》的作者万斯,期望万斯能助力他争取到经济保守派及农村选民的支持。
美国副总统是美国总统的第一继任人,历史上共有九位副总统在任期内接任了美国总统的职务。因此,美国总统在挑选副总统时,往往还遵循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避免选择过于强势的政治强人,以确保权力结构的平衡与稳定。这也导致了在现象一的背景下,美国副总统比美国总统还要弱势。
👉现象三 :为了提升自身影响力,摇摆州对“赢者通吃”制度展现出明显偏好。
前文提到,选举人团制度受到希拉里质疑。但她的质疑,美国国父们在制定宪法时就有过争论。大州(如弗吉尼亚)希望按照人口比例分配权力,这样人口多的州在联邦政府中有更多的影响力。小州(如特拉华州)则担心如果按照人口分配,它们的声音会被大州淹没,无法有效地影响决策。
为了平衡大州和小州的利益,美国国会采取了两院制,众议院根据人口分配议员人数,而参议院无论各州大小,都有两名参议员。宪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大州暴政”,确保小州在国家立法过程中也有发言权,同时也能避免一些特别具有鼓动性的人当选。
尽管改变选举人团制度需要对宪法进行修订,面临重重困难,但各州在是否采纳“赢者通吃”制度上却拥有完全的自主权,无需国会批准。那么,为何多数州对这一看似不合理的制度情有独钟呢?答案不言而喻。受到重视的感觉,谁又能轻易拒绝呢?特别是对于那些历来成为总统候选人激烈争夺对象的摇摆州而言,“赢者通吃”制度无疑赋予了它们在候选人竞相争取的过程中获取最大利益、争取最优政策的独特优势。因此,尽管该制度时常遭受批评,但摇摆州却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继续享受着这一制度带来的政治红利。
👉现象四 :票仓冗余与民调偏差。
如前所述,加州历来是民主党的绝对优势区域,而加州又是人口大省。这就导致从民调来看,民主党通常领先于共和党,但这个领先实际上并不能确保民主党获胜。这一方面是诸如加州这样的票仓冗余所导致,另一方面也和民主党选民更愿意参与民调有关,特朗普的支持者一般不愿意公开宣传自己是支持特朗普的(这背后原因您细品啊)。
这两方面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调的偏差。据估算,由这两方面因素导致的民调误差通常在3%左右。换言之,只有当哈里斯的民调领先幅度超过特朗普3%时,我们才能较有把握地判断其获胜概率高于特朗普,这一点往往是普通吃瓜群众们在解读民调时容易忽视的关键。
本文旨在概述美国大选的基本制度及解读民调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在下一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两位候选人的竞选纲领,以期更全面地理解美国大选对未来世界局势的潜在影响。让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
发表评论